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褎

褎字的筆畫:15畫;

I

xiù

ㄒ〡ㄡˋ

〔《廣韻》似祐切,去宥,邪。〕

“袖”的古字。

《詩·唐風·羔裘》:“羔裘豹褎,自我人究究。”

《漢書·楊惲傳》:“是日也,拂衣而喜,奮褎低卬,頓足起舞。”

顏師古註:“褎,古衣袖字。”

II

yòu

〡ㄡˋ

〔《廣韻》余救切,去宥,以。〕

亦作“裒”。

1.服飾盛美的樣子。

《廣韻·去宥》:“褎,服飾盛貌。”

《集韻·去宥》:“褎、袖,盛飾貌。

《詩》:‘褎如充耳’。或從由。”參見“褎如充耳”、“褎褎”。

2.禾苗漸長貌。

《詩·大雅·生民》:“實種實褎。”

毛傳:“褎,長也。”

鄭玄箋:“褎,枝葉長也。”

馬瑞辰通釋:“﹝《傳》、《箋》之‘長’﹞皆當讀長短之長,正義訓為生長,失之。”

3.出眾貌。

明張居正《與文選李石塘書》:“昔公養重丘園,望隆朝野,今清明之會,褎然彙征,展布平生,以答群望。”參見“褎然舉首”。

阅读:1249

●褎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