樓
簡體樓字的筆畫:13畫;繁體樓字筆畫:15畫。
(樓,樓)
I
lóu
ㄌㄡˊ
〔《廣韻》落侯切,平侯,來。〕
1.兩層及兩層以上的房屋。
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不揣其本,而齊其末,方寸之木,可使高於岑樓。”
孫奭疏:“曰樓者,蓋重屋曰樓,亦取其重高之意也。”
《史記·孝武本紀》:“方士有言:‘黃帝時為五城十二樓,以候神於執期,命曰迎年。’”南唐李煜《相見歡》詞:“無言獨上西樓,月如鉤。”
《醒世恒言·陸五漢硬留合色鞋》:“須尋個人兒通信與他,怎生設法上得樓去方好。”
魯迅《自嘲》詩:“躲進小樓成一統,管他冬夏與春秋。”
2.指樓房的一層。如:我們住在一幢樓裏,他住四樓,我住二樓。
3.城墻或土臺上的建築物。
《墨子·備城門》:“城上百步一樓,樓四植。”
《墨子·備城門》:“三十步置坐候樓,樓出於堞四尺。”
《爾雅·釋宮》:“四方而高曰臺,陜而脩曲曰樓。”
邢昺疏:“凡臺上有屋陜長而屈曲者曰樓。”
《後漢書·鄧禹傳》:“光武舍城樓上,披輿地圖。”
唐韓愈《和崔舍人詠月》:“郡樓何處望,隴笛此時聽。”
4.車、船有上層者,其上層稱樓。
《史記·南越列傳》:“今呂嘉、建德等反,自立晏如,令罪人及江淮以南樓船十萬師往討之。”
裴駰集解引應劭曰:“船上施樓,故號曰‘樓船’也。”
《文選·左思〈吳都賦〉》:“輕輿按轡以經隧,樓船舉颿(帆)而過肆。”
劉逵註:“樓船,船有樓也。”
5.指車的上部和車蓋。
《遼史·禮誌五》:“賜公主……送終車一,車樓純錦,銀螭,懸鐸,後垂大氈。”參見“樓車”、“樓桑裏”。
6.茶肆、酒店、歌舞廳及舊時妓院等場所也稱樓。
南朝梁劉邈《萬山見采桑人詩》:“倡妾不勝愁,結束下青樓。”
唐孟浩然《盧明府早秋宴張郎中海園即事得秋字》:“鬱島藏深竹,前溪對舞樓。”
宋孟元老《東京夢華錄·會仙酒樓》:“如州東仁和店、新門裏會仙酒樓正店,常有百十分廳館動使,各各足備。”
7.形容層層叠叠。參見“樓松”、“樓子”。
8.形容高大,華麗。參見“樓殿”、“樓館”。
9.見“樓羅”。
10.見“樓樓”。
11.姓。
秦有樓緩;漢有樓護。
II
lǘ
ㄌㄩˊ
〔《集韻》龍珠切,平虞,來。〕
見“離樓”。
阅读:1253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