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澤

簡體澤字的筆畫:8畫;繁體澤字筆畫:16畫。

(澤,澤)

I

ㄗㄜˊ

〔《廣韻》場伯切,入陌,澄。〕

“睪”的被通假字。亦作“滜”。

1.水聚匯處。

《書·禹貢》:“九川滌源,九澤既陂。”

《禮記·月令》:“﹝仲冬之月﹞山林藪澤,有能取蔬食田獵禽獸者,野虞教導之。”

孔穎達疏:“有水之處謂之澤。”

宋陸遊《楚宮行》:“忽聞命駕遊七澤,萬騎動地如雷霆。”

2.稱水草叢雜之地。

漢應劭《風俗通·山澤·澤》:“水草交厝,名之為澤。”

3.雨露。

《管子·治國》:“耕耨者有時,而澤不必足。”

宋司馬光《諸廟祈雪文》:“今者自秋徂冬,天澤未浹,麰麥既寡,又將槁枯。”

4.特指土壤所含的水分。

北魏賈思勰《齊民要術·耕田》:“諺曰:‘耕而不勞,不如作暴。’蓋言澤難遇,喜天時故也。”

石聲漢註:“澤,土壤水分,包括降水和灌溉水。”

5.濕潤;滋潤。

《素問·經絡論》:“熱多則淖澤,淖澤則黃赤。”

王冰註:“淖,濕也;澤,潤液也。”按,“液”字疑衍。

《孔叢子·論書》:“陰陽和合,雨露之澤,萬物以成,百姓鹹饗。”

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諸子》:“情辨以澤,文子擅其能。”

宋曾鞏《福州鱔溪禱雨文》:“萎能起之,槁能澤之。”

6.光亮;潤澤。

《左傳·襄公二十八年》:“﹝慶封﹞獻車於季武子,美澤可以鑑。”

《左傳·襄公二十八年》:“車甚澤,人必瘁。”

《楚辭·離騷》:“芳與澤其雜糅兮,惟昭質其猶未虧。”

王逸註:“澤,質之潤也。”

宋王安石《祭韓欽聖學士文》:“嗟為君兮邦之特,目揚秀兮顏髮澤。”

7.化妝用的脂膏。

《楚辭·大招》:“粉白黛黑,施芳澤隻。”

蔣驥註:“澤,膏脂也。”

北魏賈思勰《齊民要術·荏蓼》:“然荏油不可為澤。”

石聲漢註:“澤,這裏作‘潤髮油’講。”

《管子·小稱》“澤之身則存,去之身則辱”唐尹知章註::“恭遜敬愛,身之粉澤也。”

郭沫若《王昭君》第二幕:“你這臉上還有她的餘惠留著呢,你讓我來分你一些香澤吧!”

8.恩德,恩惠。

《書·多士》:“殷王亦罔敢失帝,罔不配天其澤。”

唐柳宗元《答元饒州論政理書》:“是澤不下流,而人無所告訴,其為不安亦大矣。”

清梁章鉅《歸田瑣記·松文清公》:“節鉞所蒞,無人不被其澤而飲其和。”

趙樸初《讀唐人送金城公主詩次韻》之一:“甥舅姻親重,琴書化澤長。”

9.指施恩德。

宋蘇舜欽《上三司副使段公書》:“道與義澤於物而後已,至是則斯為不朽矣。”

《續資治通鑒·宋神宗元豐八年》:“先皇帝臨禦十有九年,建立政事以澤天下。”

10.影響。

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君子之澤,五世而斬;小人之澤,五世而斬。”

朱熹集註:“澤,猶流風餘韻也。”

魯迅《集外集拾遺補編·破惡聲論》:“矧歐西藝文,多蒙其澤。”

11.俸祿;祿位。

《孟子·公孫醜下》:“識其不可,然且至,則是幹澤也。”

趙岐註:“幹,求也;澤,祿也。”

12.搓揉;摩挲。

《禮記·少儀》:“運笏,澤劍首。”

鄭玄註:“澤,謂玩弄也。”

13.指洗滌。

清顧炎武《天下郡國利病書·雲南二》:“江涘苗人以石垔就水澤髮。”

14.汗衣,內衣。後作“襗”。

《詩·秦風·無衣》:“豈曰無衣?與子同澤。”

朱熹集傳:“澤,裏衣也。以其親膚,近於垢澤,故謂之澤。”

15.宮名。

周代習射選士之處。

《禮記·射義》:“天子將祭,必先習射於澤。澤者,所以擇士也。”

鄭玄註:“澤,宮名也。”

《尚書大傳·略說》:“已祭,取餘獲陳於澤。”

鄭玄註引鄭司農曰:“澤,射宮也,所以習射選士之處也。”

16.指澤蘭。

《儀禮·既夕禮》:“茵著用荼,實綏澤焉。”

鄭玄註:“澤,澤蘭也。”參見“澤蘭”。

17.通“擇”。選擇。

《商君書·靳令》:“民澤畢農則國富。”

朱師轍解詁:“澤借為擇,柬選也。民擇業盡在於農,則國富。”

18.姓。

明有澤義。見《通誌·氏族五》。

II

shì

ㄕˋ

〔《集韻》施隻切,入昔,書。〕

1.通“釋”。鬆散,解散。

《周禮·考工記·序官》:“水有時以凝,有時以澤。”

陸德明釋文:“澤音亦,李音釋。”

馬王堆漢墓帛書乙本《老子·道經》:“喚呵其若淩澤,沌呵其若樸。”按,今本《老子》作“渙兮若冰之將釋。”參見“澤澤”。

2.通“舍”。

《管子·戒》:“澤其四經而誦學者,是亡其身者也。”

王念孫《讀書雜誌·管子五》:“澤讀為‘舍其路而弗由’之舍。舍、釋、澤三字,古同聲而通用。”

III

〡ˋ

〔《集韻》夷益切,入昔,以。〕

1.通“醳”。酒。

《禮記·郊特牲》:“猶明清與醆酒,於舊澤之酒也。”

鄭玄註:“澤,讀為醳。”

明張居正《學農園記》:“或幸年穀順成,黃雲被壟,歲時伏臘,野老驩呼,相與為一日之澤。”

2.通“懌”。樂。

《文選·司馬相如〈封禪文〉》:“昆蟲闓澤。”

《漢書·司馬相如傳下》作“闓懌”。

顏師古註引文穎曰:“闓懌,皆樂也。”

IV

duó

ㄉㄨㄛˊ

〔《集韻》達各切,入鐸,定。〕

1.見“格澤”。

2.通“蘀”。草木脫落的皮、葉。

《管子·地員》:“芬然若澤若屯土。”

郭沫若等集校:“‘澤’當假為‘蘀’。

《說文》:‘草木凡皮葉落陊地為蘀。’”

阅读:1342

●澤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