匜
匜字的筆畫:5畫;
yí
〡ˊ
〔《廣韻》弋支切,平支,以。〕
〔《廣韻》移爾切,上紙,以。〕
“也”的今字。亦作“鉈”。
古代盛器名。出現於西周中期,盛行於東周。青銅製,也有陶製的,多是明器。形似瓢,無蓋。(1)古代盥洗時用以盛水之具。
《左傳·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奉匜沃盥,既而揮之。”
杜預註:“匜,沃盥器也。”
楊伯峻註:“匜,音移,古人洗手洗面之具,用以盛水。古人洗盥,一人持匜,灌水於洗盥者之手以洗之,下有槃,以盛盥訖之水。”
《論文·匚部》:“匜,似羹魁,柄中有道,可以註水。”
王闓運《嚴通政庶母任氏壽頌序》:“是以佐成家道,克奉主君,其必奉匜盥以昭勤,筮鼎顛而崇貴。”
王國維《觀堂集林·說觥》:“古者盥水盛於盤洗,匜惟於沃盥時一用。”(2)古代盛酒之具。
《禮記·內則》:“敦牟卮匜,非餕莫敢用。”
孔穎達疏:“匜,盛酒漿之器。”
《舊唐書·李寶臣傳》:“又於深室齋戒築壇,上置金匜、玉斝,雲‘甘露神酒自出’。”
清汪懋麟《送舟次二兄冊封琉球》詩:“禮成更為北宮宴,山海饈錯登盤匜。”按,王國維以為此類匜,當指兕觥。說詳《觀堂集林·說觥》。
阅读:863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