便
便字的筆畫:9畫;
I
biàn
ㄅ〡ㄢˋ
〔《廣韻》婢面切,去線,並。〕
1.有利。
《墨子·辭過》:“是故聖王作為宮室,便於生,不以為觀樂也。”
《資治通鑒·後周太祖廣順三年》:“先是,楚州刺史田敬洙請脩白水塘溉田以實邊,馮延巳以為便。”
《續資治通鑒·宋寧宗慶元四年》:“丙戌,色庫部族詣撫州降。
金主使問襄,襄以為受之便。”
2.使有利。
《商君書·更法》:“治世不一道,便國不必法古。”
唐韓愈《送石處士序》:“又祝曰:使先生無圖利於大夫,而私便其身圖。”
孫中山《第一次護法宣言》:“若有沮格此議以便其私者,則和平破壞之責,自有所歸。”
3.指利益、好處。
《後漢書·荀彧傳》:“今捨之而東,未見其便。”
4.便利,方便。
唐司空曙《衛明府寄枇杷葉以詩答》:“仙方當見重,消疾本應便。”
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十四:“隻怕有了這番事體,明日就使不在家,是必分外防守,未必如前日之便了。”
5.謂稱便。
晉袁宏《後漢紀·孝獻帝紀》:“﹝田疇﹞又制為婚姻嫁娶之禮,興學校講授之業,班行其眾,眾皆便之。”
《陳書·毛喜傳》:“政弘清靜,民吏便之。”
宋蘇軾《辯試館職策問劄子》:“及唐中葉,盡變府兵為長征之卒,自爾以來,民不知兵,兵不知農,農出穀帛以養兵,兵出性命以衛農,天下便之。”
6.適合;適宜。
《戰國策·趙策四》:“衣服使之便於體,膳啗使之嗛於口。”
《後漢書·孝和帝紀》:“吏多不良,動失其便,以違上意。”
宋範成大《三月四日驟煖》詩:“日腳融晴晚氣暄,睡餘初覺薄羅便。”
《續資治通鑒·元世祖至元二十年》:“阿特哈瑪專政時,衙門太冗,虛費俸祿,宜依劉秉忠、許衡所定,併省為便。”
張篁溪《記自立會》:“本章程如有遺漏之處,或不便時宜者,均由常會期隨時改良。”
7.指適宜的時機或順便的機會。
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:“因利乘便,宰割天下,分裂山河。”
宋俞文豹《吹劍四錄》:“規小利而速效,則遇便輒趨,逢機即投。”
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十一:“我不比那世間妒忌婦人,倘或有便,接他來同住過日,未為不可。”
8.不費事、簡單或非正式的。參見“便飯”、“便函”。
9.順;順從。
唐錢起《早發東陽》詩:“數雁起前渚,千艘爭便潮。”參見“便附”。
10.擅長;善於。
《三國誌·魏誌·呂布傳》:“布便弓馬,膂力過人,號為飛將。”
《晉書·宣帝紀》:“帝聞而笑曰:‘吾便料生,不便料死故也。’”
《明史·蘇觀生傳》:“捷先由進士歷官監司,小有才,便筆劄。”
11.靈便;輕捷。
宋梅堯臣《和永叔柘枝歌》:“最憐應節乍低昂,便轉疾徐皆可睹。”
12.習慣,適應。
《淮南子·原道訓》:“鴈門之北狄不穀食,賤長貴壯,俗尚氣力,人不弛弓,馬不解勒,便之也。”
高誘註:“便,習也。”
《後漢書·烏桓傳》:“烏桓不便水土,懼久屯不休,數求謁去。”
北魏賈思勰《齊民要術·養豬》:“豬性甚便水生之草。”
13.富裕,富有。參見“便家”。
14.借貸。
《資治通鑒·後唐同光二年》:“豆盧革嘗以手書便省庫錢數十萬。”
胡三省註:“今俗謂借錢為便錢,言借貸以便用也。”
15.屎尿。
漢趙曄《吳越春秋·勾踐入臣外傳》:“越王因拜,‘請嘗大王之溲以決吉兇’,即以手取其便與惡而嘗之。”
清蒲松齡《聊齋誌異·楊千總》:“冠蓋在途,偶見一人遺便路側。”如:小滿種田,廿擔牛泥廿擔便。
16.謂排泄屎尿。
《漢書·張安世傳》:“郎有醉小便殿上,主事白行法。”
三國魏嵇康《與山巨源絕交書》:“每常小便而忍不起,令胞中略轉乃起耳。”
明馮夢龍《古今譚概·謬誤》:“劉食其半,佯稱便,旋入門,而其弟代之出。”
17.就是。
北魏酈道元《水經註·洞過水》:“洞過水又西與原過水合,近北便水源也。”
18.副詞。即,就。
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:“少年欲立嬰便為王,異軍蒼頭特起。”
唐杜甫《玉臺觀》詩之一:“更肯紅顏生羽翼,便應黃髮老漁樵。”
《老殘遊記》第七回:“若怠慢此人,彼必立刻便去,去後禍必更烈。”
巴金《滅亡》第一章:“離開這熱鬧的人群,便覺得空氣寒冷了。”
19.副詞。豈。表示反問。
宋文同《可笑》詩:“若無書籍兼圖畫,便不教人白髮生!”金董解元《西廂記諸宮調》卷四:“不須長歎息,便不失了咱丈夫的綱紀,惹人恥笑。”
元秦簡夫《東堂老》第三摺:“你當初也是做人的來,你也曾照顧我來,我便下的要你做傭工、還舊帳?”
20.副詞。隻。
《玉臺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:“磐石方且厚,可以卒千年。蒲葦一時紉,便作旦夕間。”
21.副詞。倒。表示讓步。
元馬致遠《青衫淚》第一摺:“白樂天雲:‘好便好,隻是不當取擾。’”
《西遊記》第三三回:“是便就是唐僧隻是還不曾拿住那有手段的孫行者。”
22.副詞。才。用來加強語氣。
《恨海》第二回:“怎得一個熟人問問便好。”
23.副詞。已經。
南唐李建勛《宮詞》:“宮門長閉舞衣閒,略識君王鬢便斑。”
《恨海》第五回:“此刻逃難的人,都說德州便太平,我們就到德州罷。”
24.連詞。即使,縱然。
唐杜甫《送鄭十八虔貶臺州司戶》詩:“便與先生應永訣,九重泉路盡交期。”
宋柳永《合歡帶》詞:“莫道千金酬一笑,便明珠、萬斛須邀。”
《水滸傳》第三九回:“好歹隻顧拿來,便走不動,扛也扛將來。”
沙汀《困獸記》十九:“便在碰到家庭口角的時候,他們也毫無悔意。”
25.連詞。如果。
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三:“郎君便早到半年,或者還不到得死的地步了。今日來時,卻無及了。”
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九:“龍香道:‘總是老孺人守著在此,便再遲兩日去,也會他不得了。’”
26.襯詞。無義。
元劉庭信《新水令·春恨》曲:“空著我便耳熱眼跳,心神恍忽,失驚打怪……空著我便立遍蒼苔。”
《醒世恒言·杜子春三入長安》:“你道盤中是甚東西?乃是三個小石子。
子春暗暗想道:這便石子,怎生好吃?”評劇《秦香蓮》第三場:“這便如何是好?”
27.通“辨”。察看。
《商君書·農戰》:“人君不能服強敵,破大國也,則修守備,便地形,摶民力,以待外事。”
高亨註:“便借為辨,審察也。”
三國魏阮德如《釋難宅元吉兇攝論》:“是噎溺未知所在,亦莫便有舟稼也。”便,一本作“辨”。
II
pián
ㄆ〡ㄢˊ
〔《廣韻》房連切,平仙,並。〕
〔《集韻》毗連切,平仙,並。〕
“辯”的被通假字。
1.安適;安寧。
《楚辭·大招》:“魂乎歸徠,恣所便隻。”
王逸註:“便,猶安也。”
《史記·匈奴列傳》:“朕與單於俱由此道,順天恤民,世世相傳,施之無窮,天下莫不鹹便。”
唐杜甫《寄題江外草堂》詩:“遭亂到蜀江,臥痾遣所便。”
宋蘇軾《和子由寒食》詩:“遶城駿馬誰能借,到處名園意盡便。”參見“便寧”。
2.形容腹部肥滿。
唐李端《晚春過夏侯校書值其沈醉戲贈》詩:“臥龍髯乍磔,棲蝶腹何便。”
宋蘇軾《寶山晝睡》詩:“七尺頑軀走世塵,十圍便腹貯天真。”
3.善辯。參見“便佞”、“便便”。
4.便嬖。指君主左右受寵幸的小臣。
《商君書·錯法》:“故人君者先便請謁而後功力,則爵行而兵弱矣。”
漢趙曄《吳越春秋·勾踐入臣外傳》:“王召而見之。適遇吳王之便太宰嚭奉溲惡以出,逢戶中。”
5.見“便宜”。
6.見“便嬛”、“便翾”。
7.見“便悁”。
8.通“平”。詳“便章”。
9.姓。
漢有便樂成。見《漢書·百官公卿表》。
III
biān
ㄅ〡ㄢ
古縣名。
《史記·惠景間侯者年表》:“便”。
司馬貞索隱:“《漢誌》縣名,屬桂陽。音鞭。”
阅读:207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