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褫

褫字的筆畫:15畫;

ch·

ㄔˇ

〔《廣韻》池爾切,上紙,澄。〕

〔《廣韻》敕裏切,上止,徹。〕

〔《廣韻》直離切,平支,澄。〕

1.奪去或解下衣服。

《易·訟》:“上九,或錫之鞶帶,終朝三褫之。”

李鼎祚集解引侯果曰:“褫,解也。”

《文選·謝惠連〈雪賦〉》:“願低帷以昵枕,念解珮而褫紳。”

李善註:“褫,奪衣也。”

宋沈遘《謝春服表》:“服之不稱,寔畏詩人之譏;褫於終朝,益思《易》象之戒。”
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十回:“那巡捕就趁勢把自己號衣撕破了一塊,一路上拖著他走。又把他的長衫,褫了下來,摔在路旁。”

2.泛指奪去。

3.革除。

《宋書·謝莊傳》:“張勃進陳湯而坐以褫爵。”

清昭槤《嘯亭雜錄·西域用兵始末》:“上揮淚太息,勩其死,祇褫其爵。”

姚錫光《東方兵事紀略》卷四:“二十五日,旅順陷,船塢淪於倭。海軍根本撥,遂褫汝昌職。”

4.廢弛;鬆弛。

《荀子·非相》:“文久而息,節族久而絕,守法數之有司,極禮而褫。”

王念孫《讀書雜誌·荀子二》:“褫之言弛也,言疲於禮而廢弛也。”

5.引申為毀壞;脫落。

北魏酈道元《水經註·清水》:“清水又東逕故石梁下,梁跨水上,橋石崩褫,餘基尚存。”

《新唐書·隱逸傳·陸龜蒙》:“借人書,篇秩壞舛,必為輯褫刊正。”

6.撕扯;拉扯。
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四四回:“一邊一個,把茍才褫住,倒鬧得茍才左右為難。”

阅读:1279

●褫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