廧
廧字的筆畫:16畫;
I
qiáng
ㄑ〡ㄤˊ
〔《廣韻》在良切,平陽,從。〕
1.同“牆”。墻垣。
《管子·地員》:“地潤數毀,難以立邑置廧。”
《墨子·經說上》:“廧外之利害,未可知也。”
孫詒讓間詁:“畢雲:‘廧’字,‘牆’俗寫。”
《漢書·鄒陽傳》:“今人主沈諂諛之辭,牽帷廧之制,使不羈之士與牛驥同皁,此鮑焦所以憤於世也。”
2.同“嬙”。
《戰國策·齊策四》:“後宮十妃,皆衣縞紵,食粱肉,豈有毛廧、西施哉?”漢劉向《說苑·尊賢》:“古者有毛廧、西施。”
3.築墻;屏蔽。
《戰國策·趙策一》:“公宮之垣,皆以狄蒿苫楚廧之。”
《戰國策·楚策一》:“請效列城五,請悉楚國之眾以廧於齊。”
II
sè
ㄙㄜˋ
〔《篇海》音嗇〕
同“嗇”。
阅读:880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