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枘圓鑿
【成語】:方枘圓鑿
【拼音】:fāng ruì yuán záo
【解釋】:枘:榫頭;鑿:榫眼。方枘裝不進圓鑿。比喻格格不入,不能相合。
【出處】: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孟子荀卿列傳》:“持方枘欲內圜鑿,其能入乎?”
【示例】:~匪所用,顧者卻避多猜嫌。 ★清·金農《秋雨坐槐樹下書懷》詩
【語法】:作賓語、定語;比喻格格不入
【英文】:out of tune
亦作“方枘圜鑿”。
《文子·上義》:“今為學者,循先襲業,握篇籍,守文法,欲以為治。非此不治,猶持方枘而內圓鑿也,欲得宜適亦難矣。”
《史記·孟子荀卿列傳》:“梁惠王謀欲攻趙,孟軻稱大王去邠,此……持方枘欲內圜鑿,其能入乎?”司馬貞索隱:“按:方枘是筍也,圜鑿是孔也。謂工人斲木,以方筍而內之圜孔,不可入也。故《楚詞》雲‘以方枘而內圜鑿,吾固知其齟齬而不入’是也。謂戰國之時,仲尼、孟軻以仁義幹世主,猶方枘圜鑿然。”
清金農《秋雨坐槐樹下書懷》詩:“方枘圓鑿匪所用,顧者卻避多猜嫌。”
阅读:1816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