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路出家
【拼音】:bàn lù chū jiā
【解釋】:原指成年後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。比喻中途改行,從事另一工作。
【出處】:《京本通俗小說·錯斬崔寧》:“先前讀書,後來看看不濟,卻去改業做生意。便是半路出家的一般。”
【示例】:他不理會內行的嗤笑,寫啊改啊,改啊寫啊,終於寫出了好作品,成了一個頗有希望的~的作家。 ★公今度《長短錄》
【語法】:作賓語、定語;形容中途開始幹某事
【英文】:adopt a profession (trade) rather late in one's life
【日文】:中年から出家する。〈喻〉中途からその道に蕑る,中途で鞍替(くらが)えする
【法文】:s'engager dans une nouvelle carrière à mi-chemin de savie
【俄文】:не с мáлых лет занимáться
【成語故事】:宋朝皇帝在昊天寺上香敬佛遇遼兵圍困,楊令公率七個兒子前來救駕,其中三個兒子戰亡,一個下落不明。後在伐遼戰爭中遭元帥潘仁美陷害,楊家隻楊六郎幸存,在歸途中,楊五郎因當年戰敗出家當和尚挺身而出救了楊六郎
阅读:1797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