氈
簡體氈字的筆畫:9畫;繁體氈字筆畫:17畫。
(氈,氈)
zhān
ㄓㄢ
〔《廣韻》諸延切,平仙,章。〕
羊毛或其它動物毛經濕、熱、壓力等作用,縮製而成的塊片狀材料。有良好的回彈、吸震、保溫等性能。可用作鋪墊及製作禦寒物品、鞋帽料等。
《周禮·天官·掌皮》:“共其毳毛為氈,以待邦事。”
北魏賈思勰《齊民要術·養羊》:“凡作氈,不須厚大,唯緊薄均調乃佳耳。”
《梁書·江革傳》:“﹝謝朓﹞見革弊絮單席,而耽學不倦,嗟歎久之,乃脫所著襦,並手割半氈與革充臥具而去。”
宋王禹偁《和廬州通判李學士見寄》之一:“除卻清貧入詩詠,山城坐客冷無氈。”
清阮元《小滄浪筆談》卷三:“剝落盡三面,小篆留西偏。披蘿復剔蘚,拓紙鳴槌氈。”參見“氈簾”。
阅读:134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