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子
I
唐代抵充百官職田的粟米。
《新唐書·食貨誌五》:“﹝貞觀﹞十一年,以職田侵漁百姓,詔給逃還貧戶,視職田多少,每畝給粟二升,謂之‘地子’。”
宋王溥《唐會典·內外官職田》:“其內外官所給職田地子,從今年(開元十年)九月以後,並宜停給。”
II
底子,花紋或文字的襯托面。
《醒世姻緣傳》第六五回:“這東西那得來?昨日張大哥定做了兩套,是天藍縐紗地子。”
《紅樓夢》第五二回:“然後用針縫了兩條,分出經緯,亦如界線之法,先界出地子來,後依本紋來回織補。”
魯迅《且介亭雜文二集·漫畫而又漫畫》:“格羅斯的黑白畫,線條都變了雪白;地子呢,有藍有紅,真是五顏六色,好看得很。”
阅读:168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