俯仰無愧
【成語】:俯仰無愧
【拼音】:fǔ yǎng wú kuì
【解釋】:府仰:低頭與擡頭。比喻沒有做虧心事,並不感到慚愧。
【出處】:《孟子·盡心上》:“仰不愧於天,俯不愧於人。”宋·陸遊《賀辛給事啟》:“洗鄙夫患失之風,增善類敢言之氣,俯仰無愧,進退兩高。”
【示例】:如果不是品行學識都~的智者,便是或多或少不知道慚愧的騙子。 ★郭沫若《創造十年續篇》一
【近義詞】:問心無愧
【反義詞】:問心有愧
【語法】:作謂語、定語;指問心無愧
立身端正,上對天、下對人,都問心無愧。語出《孟子·盡心上》:“仰不愧於天,俯不怍於人。”
郭沫若《文藝論集·論中德文化書》:“孔子的人生哲學正是以個人為本位,它的究竟是望人人成為俯仰無愧的聖賢。”
阅读:1761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