綖
綖字的筆畫:12畫;
I
yán
〡ㄢˊ
〔《廣韻》以然切,平仙,以。〕
1.古代覆在冠冕上的裝飾。
《左傳·桓公二年》:“衡、紞、紘、綖,昭其度也。”
杜預註:“綖,冠上覆。”
孔穎達疏:“此四物者,皆冠之飾也。”
2.通“延”。延緩。
《呂氏春秋·勿躬》:“百官慎職而莫敢愉綖。”
高誘註:“愉,解;綖,緩。”
II
xiàn
ㄒ〡ㄢˋ
〔《集韻》私箭切,去線,心。〕
同“線”。
《後漢書·虞詡傳》:“又潛遣貧人能縫者,傭作賊衣,以采綖縫其裾為幟。”
楊樹達曰:“第此文‘綖’字是作‘線’字用也。”見《積微居讀書記·讀後漢書劄記·虞傅蓋臧列傳》。
唐段成式《酉陽雜俎·支動》:“貓,目睛暮圓,及午豎斂如綖。”
清蒲松齡《聊齋誌異續集·陸判》:“天明解視,則創縫已合,有綖而赤者存焉。”
阅读:84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