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友
1.《論語·季氏》:“益者三友,損者三友。友直,友諒,友多聞,益矣;友便辟,友善柔,友便佞,損矣。”謂益友和損友各有三。後多以指益友。
唐張說《酬崔光祿冬日述懷贈答》詩序:“戲謔而逢規誡,指諷而見師表,益過三友,豈易得哉?”宋秦觀《送少章弟赴仁和主簿》詩:“投閒數訪之,可得三友益。”
明楊慎《送謝子佩》詩:“益者來三友,同心得二人。”
2.謂以三種事物為友。指琴、酒、詩。
唐白居易《北窗三友》詩:“欣然得三友,三友者為誰?琴罷輒舉酒,酒罷輒吟詩。”
3.謂以三種事物為友。指月、梅、杖。
宋陸遊《梅花》詩:“江上梅花吐,山頭霜月明,摩挲古藤杖,三友可同盟。”
4.謂以三種事物為友。指松、竹、梅。俗稱歲寒三友。
宋辛棄疾《念奴嬌·贈妓善作墨梅》詞:“松篁佳韻,倩君添作三友。”
清朱耷《題三友圖》詩序:“三友,歲寒梅、竹、松也。”
5.謂以三種事物為友。指梅、竹、石。
清俞樾《茶香室叢鈔·梅竹石三友》:“今人但知松、竹、梅為三友,莫知梅、竹、石之為三友也。”
6.指本身與其他二物共為三友。
宋陸遊《長歌行》:“竈突無煙今又慣,龜蟬與我成三友。”
宋陸遊《題庵壁》詩:“身並猿鶴為三友,家託煙波作四鄰。”
宋陸遊《感昔》詩:“身琴腰劍成三友,出蜀歸吳歷百城。”
阅读:1303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