剌剌

ok8.org > 詞典 > 剌剌

1.象聲詞。狀風聲。

唐李商隱《送李千牛李將軍越闕五十韻》:“去程風剌剌,別夜漏丁丁。”

宋秦觀《田居》詩之四:“悠悠燈火暗,剌剌風飆射。”

2.象聲詞。狀拍擊、破裂聲。

元喬吉《梁州第七·射雁》套曲:“諕得這鸂鶒兒連忙向敗荷裏串,血模糊翅搧,撲剌剌可憐。”

明歸有光《壬戌紀行上》:“剌舟者鬚眉皆冰,黃河淩下,船剌剌有聲。”

3.猶辣辣。形容燥熱。

明周履靖《錦箋記·蠟書》:“這病似覺邑邑剌剌,唇燥吻涸,鬱火四上,焚於大宅。”

《紅樓夢》第二六回:“薛蟠道:‘越發說的人熱剌剌的扔不下。’”

《紅樓夢》第五七回:“這會子熱剌剌的說一個去,別說他是個實心的傻孩子,便是冷心腸的大人,也要傷心。”

4.助詞。表示加重語氣。

五代何光遠《鑒戒錄·高僧諭》:“一缽和尚歌曰:‘阿剌剌,鬧聒聒,總是悠悠造未撻。’”元無名氏《桃花女》第三摺:“倒做這等魘鎮事,欺心剌剌的,我不去。”

《金瓶梅詞話》第四一回:“身上有數那兩件舊片子,怎麽好穿,少去見人的,倒沒的羞剌剌的。”

阅读:1396

●剌剌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