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聲附和

ok8.org > 成語大全 > 隨聲附和

【成語】:隨聲附和

【拼音】:suí shēng fù hè

【解釋】:和:聲音相應。自己沒有主見,別人怎麽說,就跟著怎麽說。

【出處】:明·許仲琳《封神演義》第十一回:“崇侯虎不過隨聲附和,實非本心。”

【示例】:放翁(陸遊)晚年有得,非~以道學為名高者矣。 ★清·趙翼《甌北詩話》卷六

【近義詞】:隨波逐流、見風使舵、人雲亦雲

【反義詞】:獨具匠心、獨出心裁、各抒己見

【歇後語】:瞎子看竈火;瞎子跟著笑

【語法】:作謂語、賓語、狀語;指沒有主

【英文】:echo what others say

【日文】:付和(ふわ)する,人(ひと)のしり馬(うま)に乗(の)る

【法文】:suivre aveuglément l'opinion générale

【德文】:anderen nach dem Mund reden

(隨聲附和,隨聲附和)

謂自己無主見,別人怎麽說,自己也跟著怎麽說。

宋魏了翁《直前奏六未喻及邪正二論》:“人至於忠忱體國,真實任事,則圖惟國事之濟,言慮所終,事惟其是,而豈肯隨聲附和,以僥倖萬一乎!”明朱國禎《湧幢小品·宮殿》:“世宗既改大禮,恚群臣力爭,遂改郊改廟,一切變易從新,並改殿名,大臣隨聲附和,舉朝皆震慴不敢言。”

魯迅《吶喊·端午節》:“他兩頰都鼓起來了,仿佛氣惱這答案正和他的議論‘差不多’,近乎隨聲附和模樣。”亦作“隨聲趨和”。

宋孔煒《文安謚議》:“其學務本原不為章句訓詁,其持論雄傑卓立不茍隨聲趨和。”

阅读:1829

●隨聲附和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