蒩
蒩字的筆畫:13畫;
I
zū
ㄗㄨ
〔《廣韻》則吾切,平模,精。〕
〔《廣韻》則古切,上姥,精。〕
〔《廣韻》七余切,平魚,清。〕
1.草席。古代祭祀時用的襯墊物。
《周禮·地官·鄉師》:“大祭祀,羞牛牲,共茅蒩。”
鄭玄註:“鄭大夫讀蒩為藉,謂祭前藉也。”
賈公彥疏:“鄉師得茅束而切之,長五寸,立之祭前以藉祭,故雲茅蒩也。”
2.草本植物。即蕺草,今稱魚腥草,一名土茄。
《後漢書·馬融傳》:“其土毛則搉牧薦草,芳茹甘荼,茈萁,蕓蒩。”
李賢註:“《廣雅》曰:‘蕺,蒩也。’其根似茅根,可食。”
《文選·左思〈蜀都賦〉》:“樊以蒩圃,濱以鹽池。”
劉逵註:“蒩,草名也,亦名土茄,葉覆地而生,根可食,人飢則以繼糧。”
II
jù
ㄐㄩˋ
〔《集韻》將豫切,去禦,精。〕
通“菹”。
多草的澤地。
《文選·左思〈蜀都賦〉》“潛龍蟠於沮澤”唐李善註:“綦毋邃《孟子註》曰:‘澤生草言蒩。’”按,今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作“驅蛇龍而放之菹”。
阅读:937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