觀過知仁

ok8.org > 成語大全 > 觀過知仁

【成語】:觀過知仁

【拼音】:guān guò zhī rén

【解釋】:察看一個人所犯過錯的性質,就可以了解他的為人。

【出處】:《論語·裏仁》:“人之過也,各於其黨,觀過,斯知仁矣。”

【示例】:~,斯亦可矣。 ★明·李贄《初潭集·君臣七》

【近義詞】:

【反義詞】:

【語法】:作謂語;指從過錯看為人

(觀過知仁,觀過知仁)

察看一個人所犯過錯的性質,就可以瞭解他的為人。語出《論語·裏仁》:“人之過也,各於其黨,觀過,斯知仁矣。”

《漢書·外戚傳上·孝昭上官皇後》:“燕王大喜上書稱:‘子路喪姊,期而不除,孔子非之。

子路曰:“由不幸寡兄弟,不忍除之。”故曰:“觀過知仁。”’”唐劉知幾《史通·論贊》:“王邵誌在簡直,言兼鄙野,茍得其理,遂忘其文,觀過知仁,斯之謂矣。”

明李贄《史綱評要·宋紀·太祖皇帝》:“儲位、遷都二大事,俱失之,可恨也。然觀過知仁,不以損聖。”

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十二回:“至於你受那十三妹的金銀,允那張金鳳的姻事:這兩樁事,你自己以為大錯,我倒原諒你。何也?聖人說,‘觀過知仁’,原不盡在‘黨’字上講。”

阅读:1684

●觀過知仁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