勾
勾字的筆畫:4畫;
I
gōu
ㄍㄡ
〔《篇海》古侯切〕
“句”的今字。
1.彎曲。
《尚書大傳》卷五:“古之人衣上有冒而勾領。”
鄭玄註:“勾領繞頸也。”
晉張協《七命》之四:“勾爪摧,鋸牙捭,瀾漫狼藉,傾榛倒壑。”
2.表示身體某一部位彎曲的動作。
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十四回:“他這纔站起來,含著煙袋,笑嘻嘻的勾了勾頭。”
張天翼《包氏父子》二:“他拿起那張紙來看:嘴角勾起一絲微笑,像是他自己的得意之作。”
聶紺弩《母親們》:“母親們勾著背,跛著細小的腳,馱著鍋,馱著米,牽著牛羊和驢子。”
3.勾除;勾消。
元關漢卿《竇娥冤》第一摺:“舊恩愛一筆勾,新夫妻兩意投,枉著別人笑破口。”
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三二:“鐵生從來心願,賠了妻子多時,至此方才勾賬。”
茅盾《子夜》七:“吳蓀甫毅然駁斥了,隨手抓取一枝筆來將錢葆生和桂長林的名字勾去。”參見“勾註”。
4.描畫;勾勒。
清俞蛟《潮嘉風月記·麗景》:“稍長則勾眉敷粉,擫管調絲。”
巴金《〈往事與隨想〉·譯後記》一:“作者善於用寥寥幾筆,勾出一個人物,更善於用尖銳的諷刺揭露現實生活中的怪人怪事。”
5.以鉤或呈鉤形物來鉤取。
漢劉向《新序·義勇》:“子不吾與,吾將殺子。直兵將推之,曲兵將勾之。”
《清平山堂話本·簡貼和尚》:“不望手勾龍虎榜,慕容顏老一齊休,甘分守閭丘。”
沙汀《丁跛公》:“他長長籲一口氣,拿一隻腳勾來張板凳,擱上腿桿,於是躺倒在靠椅上了。”
6.猶構。參見“勾配”。
7.勾引;勾結。
元白樸《墻頭馬上》第三摺:“這個老子,從來會勾大引小。”
明馮夢龍《掛枝兒·緊防》曲:“切不可被那人勾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五二回:“那年勾著處州的馬純上,慫恿家兄煉丹。”
楊朔《百花山》:“我那年十八歲,性子暴,不服氣,明察暗訪,知道土匪跟鄰村一個大財主勾著,搶了,也沒人敢講。”
8.招引;引動。
宋王禹偁《仲鹹得三怪石題六十韻依韻和之》:“使君安置後,勾我往來頻。”
元張可久《醉太平·金華山中》曲:“數枝黃菊勾詩興,一川紅葉迷仙徑。”
《紅樓夢》第二二回:“今兒聽了戲,又勾出幾天戲來。”
華山《山中海路》:“可是這激動心弦的線索,又勾起了多少痛苦的往事啊!”
9.捉拿;拘捕。
《北齊書·畢義雲傳》:“﹝畢義雲﹞性嚴酷,事多幹了。
齊文襄作相,以為稱職,令普勾偽官,專以車輻考掠,所獲甚多,然大起怨謗。”
元孟漢卿《魔合羅》第三摺:“勾將來對詞供狀,這的是王阿張數次罵街坊。”
《西遊記》第三回:“你今陽壽該終,我兩人領批,勾你來也。”
清蒲松齡《聊齋誌異·邵臨淄》:“既嫁,悍甚,指罵夫婿以為常,李不堪其虐,忿鳴於官,邑宰邵公準其詞,簽役立勾。”
10.徵調。
《三國誌平話》卷下:“諸處勾木匠,造成木牛流馬,約有三百餘隻。”參見“勾軍”。
11.查考。參見“勾考”、“勾稽”。
12.謂調和澱粉或麵粉等使湯汁濃稠。
老舍《四世同堂》八一:“她好歹地梳洗一下,便去給大家勾出一鍋黑的像藥湯子似的粥來;而後把碗筷和鹹菜都打點好。”如:勾芡,勾滷。
13.用灰沙漿料等塗抹磚石建築物的縫。
魏巍《東方》第一部第五章:“過了不大會兒,我就看見謝清齋拌了一小桶石灰,手裏提著,就來勾這樓屋的墻縫子。”
14.發聲詞。參見“勾吳”、“勾越”。
15.方言。猶股,份。
周立波《暴風驟雨》第一部七:“山林組合有他的股份,街裏燒鍋的股份,他有三勾的一勾。”
16.音樂名詞。工尺譜中的音名,比“尺”低半音。
宋沈括《夢溪筆談·樂律二》:“‘勾’字近林鍾,‘尺’字近夷則,‘工’字近南呂,‘高工’近無射,‘六’字近應鍾,‘下凡’字為黃鍾清。”
17.數學名詞。參見“勾股”。
18.姓。
《史記·仲尼弟子列傳》有公井疆。
II
gòu
ㄍㄡˋ
〔《篇海》古候切〕
1.同“夠”。
宋秦觀《滿園花》詞:“從今後。休道共我,夢見也不能得勾。”
元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一本第一摺:“人間天上,看鶯鶯強如做道場。軟玉溫香,休道是相親傍;若能勾湯一湯,到與人消災障。”
《醒世恒言·錢秀才錯占鳳凰儔》:“尤辰作謝下船。次早順風,拽起飽帆,不勾大半日就到了吳江。”
2.“彀”的俗字。參見“勾中”。
3.見“勾當”。
阅读:2037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