蜂
蜂字的筆畫:13畫;
fēng
ㄈㄥ
〔《廣韻》敷容切,平鍾,敷。〕
〔《廣韻》薄紅切,平東,並。〕
“蚌”的被通假字。
1.膜翅類昆蟲。多有毒刺,喜群居,種類甚多。
《詩·周頌·小毖》:“莫予荓蜂,自求辛螫。”
朱熹集傳:“蜂,小物而有毒。”
馬王堆漢墓帛書乙本《老子·德經》:“蜂癘(蠆)蟲(虺)蛇弗赫(螫)。”
《楚辭·天問》:“蜂蛾微命,力何固?”
《資治通鑒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》:“蚋、蟻、蜂、蠆,皆能害人。”
胡三省註:“蜂,細腰而能螫人。”
孫中山《黨員要註重宣傳的奮鬥》:“好像守門的蜂,尾上藏有蜂蠆,知道它的職務,是保護全群安全的。”參見“蜂螫”。
2.特指蜜蜂。
漢王充《論衡·言毒》:“蜜為蜂液,蜂則陽物也。”
宋蘇軾《送喬施州》詩:“雞號黑暗通蠻貨,蜂鬧黃連採蜜花。”自註:“胡人謂犀為黑暗。”
魯迅《南腔北調集·“蜜蜂”與“蜜”》:“因這緣故,就使養蜂者的目的,不在於使釀蜜而在於使繁殖了。”
3.比喻眾多而雜亂。參見“蜂出”、“蜂擁”、“蜂聚”。
4.見“蜂鈴”。
5.見“蜂江”。
6.通“鋒”。
《漢書·韓王信傳》:“及其蜂東鄉,可以爭天下。”
顏師古註:“蜂與鋒同。”參見“蜂氣”。
7.通“封”。
《古文苑·揚雄〈蜀都賦〉》:“蜂豚、應鴈、被鴳、晨鳧。”
章樵註:“‘蜂’、‘封’、古字通用。封,大也。”
阅读:1624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