焦爛
(焦爛,焦爛)
1.燒焦而糜爛。
《法苑珠林》卷三四:“願凡所宣譯,傳流後世,鹹共弘通,今於眾前,發誠實誓:若所傳無謬者,當使焚身之後,舌不焦爛。”
清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“﹝左公﹞席地倚牆而坐,面額焦爛,不可辨。”
2.形容殘破。
清唐孫華《國學進士題名碑》詩:“從此中原竟焦爛,坐見荊棘埋銅駝。”
3.崩潰滅亡。
《南史·陳伯之傳》:“北虜僭號中原,多歷年所,惡積禍盈,理至焦爛。”一本作“燋爛。”
4.猶言焦頭爛額。喻處境窘迫、狼狽。
《法苑珠林》卷九十:“迷徒障重,棄三車而弗禦;漂淪苦海,任焦爛而不疲。”
阅读:107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