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周

ok8.org > 詞典 > 不周

1.不合。

《楚辭·離騷》:“雖不周於今之人兮,願依彭鹹之遺則。”

王逸註:“周,合也。”

漢班固《典引》:“司馬相如洿行無節,但有浮華之辭,不周於用。”

2.不至,不到。

《漢書·敘傳上》:“道悠長而世短兮,敻冥默而不周。”

顏師古註引劉德曰:“周,至也。”

3.不齊全;不周到。

《後漢書·劉虞傳》:“﹝虞﹞乃遣驛使奉章陳其暴掠之罪,瓚亦上虞稟糧不周,二奏交馳,互相非毀,朝廷依違而已。”

宋司馬光《貯瞻堂記》:“河南進士宋師中、李徹與其鄉裏士民之眾以書抵光曰:‘公再為宰相,三守洛都,雖惠化遍天下,靡有不周,而在洛為多。’”

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十回:“奉侍公婆是我兩個的第一件事,但有不周,許你責備。”

王西彥《人的世界·第二家鄰居》:“那個中學生似的矮小男人,還時常為了這事責備妻子,怪她對父親侍候不周。”

4.風名。

《文選·揚雄<校獵賦>》:“帝將惟田於靈之囿,開北垠,受不周之制,以奉終始顓頊,玄冥之統。”

李善註引孟康曰:“西北為不周風,謂冬時也。”

晉楊泉《物理論》:“西北不周,方潛藏也。”參見“不周風”。

5.山名。見“不周山”。

阅读:1080

●不周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