疇
簡體疇字的筆畫:12畫;繁體疇字筆畫:19畫。
(疇,疇)
chóu
ㄔㄡˊ
〔《廣韻》直由切,平尤,澄。〕
1.已耕作的田地。
《孟子·盡心上》:“易其田疇,薄其稅斂,民可使富也。”
孫奭疏:“《說文》雲:﹝疇﹞為耕治之田也。”
《呂氏春秋·慎大》:“農不去疇,商不變肆。”
唐韓愈《唐故江南西道觀察使王公神道碑銘》:“風雨順易,粳稻盈疇。”
2.指良田。
《漢書·蕭望之傳》:“若管晏而休,則下走將歸延陵,之臯,修農圃之疇。”
顏師古註:“美田曰疇。”
《後漢書·安帝紀》:“詔三輔……太原各修理舊渠,通利水道,以溉公私田疇。”
李賢註引《前書音義》:“美田曰疇。”
3.特指種麻的田。
《禮記·月令》:“﹝季夏之月﹞燒薙行水,利以殺草,如以熱湯,可以糞田疇。”
孔穎達疏引蔡邕曰:“穀田曰田,麻田曰疇。”
《國語·周語下》:“田疇荒蕪,資用乏匱。”
韋昭註:“穀地為田,麻地為疇。”
漢劉向《說苑·辨物》:“疇也者何也?所以為麻也。”
4.田間的分界。
《文選·左思〈蜀都賦〉》:“其園則有蒟蒻、茱萸、瓜疇、芋區。”
劉逵註:“疇者,界埒小畔際也。”
《文選·左思〈魏都賦〉》:“均田畫疇,蕃廬錯列。”
張載註:“疇者,界也,埒畔際也。”
5.培土。
《淮南子·俶真訓》:“今夫樹木者,灌以瀿水,疇以肥壤。”
高誘註:“疇,雍壤。”
6.齊等;使相等。
《漢書·宣帝紀》:“﹝霍光﹞功德茂盛,朕甚嘉之。復其後世,疇其爵邑,世世毋有所與。”
顏師古註引張晏曰:“疇者,等也,言不復減也。”
《漢書·王莽傳上》:“莽有定國安漢家之大功,宜賜號曰安漢公,益戶,疇爵邑。”
《資治通鑒·漢平帝元始元年》引此文,胡三省註雲:“此言莽進號為公,宜益其邑戶,使與爵等也。”
《後漢書·祭遵傳》:“生則寵以殊禮,奏事不名,入門不趨。死則疇其爵邑,世無絕嗣。”
李賢註:“疇,等也。言功臣死後,子孫襲封,世世與先人等。”參見“疇騎”。
7.種類;同類。後作“儔”。
《書·洪範》:“鯀堙洪水,汩陳其五行,帝乃震怒,不畀洪範九疇,彜倫攸斁。”
孔傳:“疇,類也。”
孔穎達疏:“不與鯀大法九類。”
《戰國策·齊策三》:“夫物各有疇,今髡賢者之疇也。”
姚宏註:“疇,類。”
《荀子·勸學》:“草木疇生,禽獸群焉。”
楊倞註:“疇與‘儔’同,類也。”
《漢書·韓信傳》:“信亡楚歸漢……坐法當斬,其疇十三人皆已斬。”
顏師古註:“疇,類也。”
《文選·嵇康〈贈秀才入軍〉詩》:“咬咬黃鳥,顧疇弄音。”
呂向註:“疇,匹也。”
8.誰。
《書·說命上》:“後克聖,臣不命其承,疇敢不祗若王之休命?”孔傳:“言王如此,誰敢不敬順王之美命而諫者乎?”
《文選·司馬相如〈封禪文〉》:“罔若淑而不昌,疇逆失而能存?”李善註引應劭曰:“疇,誰也。”
唐杜甫《九日寄岑參》詩:“安得誅雲師,疇能補天漏?”明高啟《送劉使君》詩:“君懷孰可語?予過疇能規?”
9.謂世代相傳。參見“疇人”、“疇官”。
10.猶曩。以往;從前。
宋王讜《唐語林·補遺一》:“巡(張巡)與潮(令狐潮)書曰:‘僕誠下材,亦天下一男子耳。今遇明君聖主,疇則屈腰,逢豺狼犬羊,今須展誌。’”按,《字彙·田部》:“疇,曩也。”參見“疇日”、“疇年”。
11.通“籌”。籌劃。
《荀子·正論》:“故至賢疇四海,湯武是也。”
楊倞註:“疇與‘籌’同,謂計度也。”一說通“壽”。保全。
王先謙集解引俞樾曰:“疇者,保也。
《國語·楚語》:‘臣能自壽也。’韋註:‘壽,保也。’……此文作‘疇’者,古字通耳。”
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議對》:“議惟疇政,名實相課。”
12.酬報;酬謝。
《漢書·張敞傳》:“臣聞公子季友有功於魯,大夫趙衰有功於晉,大夫田完有功於齊,皆疇其庸,延及子孫。”
楊樹達《漢書窺管·趙尹韓張兩王傳》:“‘疇’當讀為‘酬’。
《詩·小雅·彤弓篇》雲:‘一朝酬之。’《毛傳》雲:‘酬,報也。’”
《文選·孫楚〈為石仲容與孫皓書〉》:“﹝公孫淵﹞內傲帝命,外通南國,乘桴滄流,交疇貨賄。”一本作“酬”。
呂延濟註:“酬,報也。”
《樂府詩集·雜歌謠辭三·束晰歌》:“束先生,通神明,請天三日甘雨零。我黍以育,我稷以生。何以疇之,報束長生。”
宋王安石《節度使加宣徽制》:“用是疇其展寀之勞,寵以宣猷之號。”
13.古國名。
《國語·周語中》:“昔摯疇之國也由大任。”
韋昭註:“摯疇二國任姓,奚仲、仲虺之後,大任之家也。”
14.姓。
春秋時越國有大夫疇無餘。見《左傳·哀公十三年》。
阅读:1103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