倒掛
(參見倒掛)
亦作“倒掛”。
1.倒懸;下垂。
宋蘇軾《西江月·梅花》詞:“海仙時遣探芳叢,倒掛綠毛麽鳳。”
聞一多《憶菊》詩:“倒掛著一餅蜂窠似的黃心,仿佛是朵紫的向日葵呢!”葉聖陶《微波》:“那一對眉毛,以前伴著笑聲伴著快意總是舞得起似的,現在微微倒掛了。”
2.鳥名。亦稱“倒掛子”、“倒掛雀”。
宋蘇軾《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風亭下梅花盛開》詩之二自註:“嶺南珍禽有倒掛子,綠毛紅喙,似鸚鵡而小,自海東來。”
宋朱彧《萍洲可談》卷二:“海南諸國有倒掛雀,尾羽備五色,狀如鸚鵡,形小似雀,夜則倒懸其身。”
明王脩《君子堂日詢手鏡》:“倒掛小巧可愛,形色皆如綠鸚鵡而小,略大於瓦雀,好香。”
3.倒欠。如:年終一結帳,他家不但沒倒掛,還分到了一百多元。
阅读:2332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