緩
簡體緩字的筆畫:12畫;繁體緩字筆畫:15畫。
(緩,緩)
hu·n
ㄏㄨㄢˇ
〔《廣韻》胡管切,上緩,匣。〕
1.寬綽;寬鬆。
《古詩十九首·行行重行行》:“相去日已遠,衣帶日已緩。”
唐東方虯《昭君怨》詩之三:“自然衣帶緩,非是為腰身。”
元陳基《裁衣曲》:“臨裁更憶身長短,隻恐邊城衣帶緩。”
2.謂刑政等寬弘、寬恕。
《管子·霸形》:“公輕其稅斂,則人不憂飢;緩其刑政,則人不懼死。”
《史記·李斯列傳》:“緩刑罰,薄賦斂。”
唐韓愈《正議大夫尚書左丞孔公墓誌銘》:“公屢言:遠人急之,則惜性命相屯聚為寇;緩之,則自相怨恨而散。”
3.遲;慢。
《韓詩外傳》卷七:“天有燥濕,絃有緩急,柱有推移,不可記也。”
唐韓愈《嶽陽樓別竇司直》詩:“於嗟苦駑緩,但懼失宜當。”
前蜀李珣《漁歌子》詞:“棹輕舟,出深浦,緩唱漁歌歸去。”
4.推遲;延緩。
《國語·晉語三》:“丕鄭如秦謝緩賂。”
南朝宋鮑照《過銅山掘黃精》詩:“寶餌緩童年,命藥駐衰曆。”
魯迅《書信集·致孟十還》:“我想用珂羅版,托東京有名的印刷局去印。不過還要緩一下。”
5.怠慢。
《墨子·親士》:“見賢而不急,則緩其君矣。”
王煥鑣校釋:“緩,怠慢。”
6.柔軟;疏鬆。
《呂氏春秋·任地》:“人耨必以旱,使地肥而土緩。”
高誘註:“緩,柔也。”
7.軟弱;柔弱。
三國魏嵇康《與山巨源絕交書》:“性復疏懶,筋駑肉緩。”
《新五代史·後蜀世家·孟知祥》:“六月,虔釗等至成都,知祥宴勞之,虔釗奉觴起為壽,知祥手緩不能舉觴,遂病。”
8.中醫亦特指脈搏弛緩無力的病癥。
晉王叔和《脈經·脈形狀指下秘訣》:“緩,脈去來亦遲。”
9.謂朝綱弛弱不振。
宋李綱《辭免尚書右僕射第一表》:“物力既屈,倉廩竭而府庫虛;號令未通,朝庭緩而州縣弛。”
10.恢復,恢復正常狀態。
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三三:“在冰涼的地上爬伏了好大半天,他才緩過氣來。”
管樺《清風店》一:“常四起立起來,站定了腳跟,緩了緩精神。”
11.姓。見《魏書·官氏誌》。
阅读:176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