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
北字的筆畫:5畫;
I
běi
ㄅㄟˇ
〔《廣韻》博墨切,入德,幫。〕
1.方位名。與“南”相對。清晨面對太陽時左手的一邊。
《詩·鄘風·桑中》:“爰采麥矣,沫之北矣。”
三國魏曹植《白馬篇》:“羽檄從北來,厲馬登高堤。”
清龔自珍《說京師翠微山》:“不居正北,居西北,為傘蓋,不為枕障也。”
2.指向北去;向北。
《墨子·貴義》:“子墨子北之齊,遇日者,日者曰:‘……先生之色黑,不可以北。’墨子不聽,遂北。”
唐韓愈《贈張童子序》:“[八月,]及洛師,北過大河之陽。”
3.敗;敗逃。
《左傳·桓公九年》:“鬥廉衡陳其師於巴師之中,以戰,而北。”
《史記·廉頗藺相如列傳》:“匈奴小入,詳北不勝,以數千人委之。”
唐李邕《隴關遊奕使任令則碑》:“胡虜久摧,戎羌屢北。”
4.指科舉考試失利而落第。
清蒲松齡《聊齋誌異·雷曹》:“樂文思日進,由是名並著。而潦倒場屋,戰輒北。”
5.指敗逃者。
《莊子·則陽》:“時相與爭地而戰,伏屍數萬,逐北旬有五日而後反。”
《後漢書·臧宮傳》:“自是乘勝追北,降者以十萬數。”
II
bèi
ㄅㄟˋ
〔《集韻》補妹切,去隊,幫。〕
“背”的古字。
阅读:1752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