撲
簡體撲字的筆畫:5畫;繁體撲字筆畫:15畫。
(撲,撲)
I
pū
ㄆㄨ
〔《廣韻》普木切,入屋,滂。〕
〔《廣韻》蒲角切,入覺,並。〕
亦作“撲”。
1.擊;打。
《淮南子·說林訓》:“蔭不祥之木,為雷電所撲。”
高誘註:“撲,擊也。”
清錢泳《履園叢話·雜記上·茂林》:“一夕,有苗千餘人來撲官軍。”
趙樹理《“鍛煉鍛煉”》:“當小腿疼一進來撲楊小四、王聚海一邊攔著她,一邊暗自埋怨楊小四。”
2.指撲滅。
唐趙元一《〈奉天錄〉序》:“洪流壞堤,猶可塞也;烈火燎原,猶可撲也。”
3.拍打;拍擊。
元薩都剌《題四時宮人圖》詩之一:“一女淺步腰半駝,小扇輕撲花間娥。”
《西遊記》第二六回:“撲著手呵呵大笑。”
孔厥《新兒女英雄續傳》第四章:“空中,一隻野鴨伸長了脖子,怪笑著,撲動翅膀飛過。”
4.拂拭;輕輕地擦。
唐杜甫《大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唐峽》詩:“石苔淩幾杖,空翠撲肌膚。”
宋文同《將赴洋州書東谷舊隱》詩:“縱橫列蟲網,不免自掃撲。”
明李時珍《本草綱目·百病主治藥上·囊癢》:“麻黃根:同牡蠣乾薑撲。又同硫黃末撲之。”
5.指拂拭的用具。
元關漢卿《救風塵》第三摺:“那好人家將粉撲兒淺淡勻。”
6.摔;擲。
《三國誌·魏誌·夏侯淳傳》“傷左目”裴松之註引三國魏魚豢《魏略》:“軍中號惇為‘盲夏侯’。
惇惡之,每照鏡恚怒,輒撲鏡於地。”
《資治通鑒·唐僖宗乾符二年》:“老幼孕病,悉驅去殺之,嬰兒或撲於階,或擊於柱,流血成渠,號哭震天。”
《醒世恒言·杜子春三入長安》:“到提著兩隻腳,向石塊上隻一撲,可憐掌上明珠,撲做一團肉醬。”
7.向前猛沖;全身伏向。
唐韓愈《永貞行》:“怪鳥鳴喚令人憎,蠱蟲群飛夜撲燈。”
《水滸傳》第二三回:“武松見大蟲撲來,隻一閃,閃在大蟲背後。”
巴金《訪問廣島》:“鹿像熟人一樣親切地撲到我的身上來。”
8.謂趴,伏。如:撲在地上打槍。
9.謂全心寄托。
《金瓶梅詞話》第六一回:“我也不要他,一心撲在你身上,隨你把我安插在那裏就是了。”如:他一心撲在事業上。
10.相撲。
《水滸傳》第七四回:“此時宿露盡收,旭日初起,部署拿著竹批,兩邊分付已了,叫聲:‘看撲!’”
《水滸傳》第七四回:“這一撲,名喚做鵓鴿旋,數萬的香官看了,齊聲喝采!”
11.傾覆;倒下。
唐韓愈孟郊《納涼聯句》:“危簷不敢憑,朽機懼傾撲。”
明湯顯祖《牡丹亭·旅寄》:“卻怎生凍折了擎天柱,撲倒了紫金梁?”張天翼《移行,包氏父子五》:“他撲下去跪在校長跟前。”
12.指氣味聲色之類直逼(人的感官)。
唐秦韜玉《牡丹》詩:“壓枝金蕊香如撲,逐朵檀心巧勝裁。”
明劉基《賣柑者言》:“剖之,如有煙撲口鼻。”
郭小川《崑侖行》詩之三:“歌聲由上而下,直撲我們的心窩。”
13.滿,遍。
宋蔣捷《賀新郎》詞:“夢冷黃金屋。嘆秦箏斜鴻陣裏,素弦塵撲。”參見“撲地”。
14.棰杖。
唐韋應物《示從子河南尉班》詩:“永泰中,余任洛陽丞,以撲抶軍騎。”
15.古代一種製茶的工具。
唐陸羽《茶經·具》:“撲,一曰鞭,以竹為之,穿茶以解茶也。”
16.圍棋術語。投。
宋徐鉉《圍棋義例·詮釋》:“撲,投也,以我子投彼穴中,使其急救曰撲,所以促其著也。”
17.古代博戲名。盛行於宋元民間,以錢為博具,擲地視字幕決勝敗。
宋孟元老《東京夢華錄·池苑內縱人關撲遊戲》:“有以一笏撲三十笏者,以至車馬、地宅、歌姬、舞女,皆約以價而撲之。”
《古今小說·史弘肇龍虎君臣會》:“這郭大郎因在東京不如意,曾撲了潘八娘子釵子。”
18.宋元的一種包稅制度。
《宋史·食貨誌下七》:“同安郡王楊存中罷殿帥,復以私撲酒坊九上之,歲通收息六十萬緡有奇。”參見“撲買”、“撲酒”。
19.象聲詞。參見“撲哧”、“撲通”。
20.見“撲曲”。
21.見“撲唐唐”。
II
b·
ㄅㄨˇ
〔《集韻》博木切,入屋,幫。〕
見“撲挑”。
阅读:1072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