脂膏

ok8.org > 詞典 > 脂膏

1.油脂。

《禮記·內則》:“脂膏以膏之。”

孔穎達疏:“凝者為脂,釋者為膏。”

北魏賈思勰《齊民要術·荏蓼》:“荏油色綠可愛,其氣香美,煮餅亞胡麻油,而勝麻子脂膏。”

唐杜甫《黃魚》詩:“脂膏兼飼犬,長大不容身。”

聞一多《紅燭》詩:“請將你的脂膏,不息地流向人間,培出慰藉底花兒,結出快樂的果子!”

2.比喻人民用血汗換來的財富。

《後漢書·仲長統傳》:“使餓狼守庖廚,餓虎牧牢豚,遂至熬天下之脂膏,斮生之骨髓。”

唐李敬方《汴河直進船》詩:“東南四十三州地,取盡脂膏是此河。”

金趙元《修城去》詩:“一鍬復一杵,瀝盡民脂膏。”

夏衍《秋瑾傳》第一幕:“你不僅是一個有責的匹夫,而且是一個吃了國家俸祿、吃了民間脂膏的官吏。”

3.比喻富裕之地或富庶。

《北堂書鈔》卷七八引晉傅玄《傅子》:“劉鈞為潁陰相,不為脂膏之染,三年無書與京師。”

《魏書·自序》:“子建自出為藩牧,董司山南,居脂膏之中,遇天下多事,正身潔己,不以財利經懷。”

唐趙璘《因話錄·商上》:“沈吏部傳師,性不流不矯,待物以和。觀察三方,皆脂膏之地,去鎮無餘蓄。”

清惲敬《護兩淮鹽運使李公墓闕銘》:“公為監掣及榷蕪湖關,人皆視為脂膏之地,公歲贏悉歸之官。”參見“脂膏不潤”。

阅读:1428

●脂膏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