獻
簡體獻字的筆畫:13畫;繁體獻字筆畫:20畫。
(獻,獻)
I
xiàn
ㄒ〡ㄢˋ
〔《廣韻》許建切,去願,曉。〕
1.祭宗廟所用之犬。引申指獻祭。
《禮記·曲禮下》:“凡祭宗廟之禮……羊曰柔毛,雞曰翰音,犬曰羹獻。”
《禮記·禮器》:“一獻質,三獻文。”
孔穎達疏:“一獻質者,謂祭群小祀,最卑,但一獻而已,其禮質略。三獻文者,謂祭社稷五祀,其神稍尊,比群小祀禮儀為文飾也。”
《宋史·真宗紀一》:“十二月戊申,狩近郊,以親獲禽獻太廟。”
2.泛指祭品。
宋沈括《夢溪筆談·辯證一》:“祭禮有腥、燖、熟三獻。”
3.進酒。
《詩·大雅·行葦》:“或獻或酢,洗爵奠斝。”
鄭玄箋:“進酒於客曰獻。”
《儀禮·鄉飲酒禮》:“主人坐取爵實之,賓之席前西北面,獻賓。”
鄭玄註:“獻,進也,進酒於賓。”
《漢書·五行誌上》:“田狩有三驅之制,飲食有享獻之禮。”
顏師古註:“以禮飲食謂之享,進爵於前謂之獻。”
4.指行酒一次。
《晏子春秋·諫上三》:“男女群樂者,周觴五獻,過之者誅。”
《平山冷燕》第一回:“樂奏三闋,酒行九獻。”
5.奉獻。進貢。指藩屬奉獻禮物。
《書·旅獒》:“西旅獻獒,太保作《旅獒》。”
孔傳:“西戎遠國貢大犬。”
《三國誌·魏誌·文帝紀》:“二月,鄯善、龜茲、於闐王各遣使奉獻。”
《宋史·太宗紀上》:“辛未,甘、沙州回鶻遣使以橐駝名馬來獻。”
明劉侗於奕正《帝京景物略·張華宅》:“禦前青鐵硯,是於闐國所獻;麟角筆,是遼西國所獻。”
6.奉獻。把東西奉送給尊者或敬重的人。
《詩·鄭風·大叔於田》:“襢裼暴虎,獻於公所。”
《周禮·天官·玉府》:“凡王之獻金玉……之物,受而藏之。”
鄭玄註:“謂百工為王所作,可以遺獻諸侯。古者致物於人,尊之則曰獻,通行曰饋。”
賈公彥疏:“正法:上於下曰饋,下於上曰獻。若尊敬前人,雖上於下,亦曰獻。是以天子於諸侯亦曰獻。”
艾青《獻給鄉村的人》詩:“我的詩獻給鄉村裏一切不幸的人。”
7.奉獻。貢獻力量,表陳心意、意見等。
《呂氏春秋·季冬》:“凡在天下九州之民者,無不鹹獻其力。”
漢張衡《東京賦》:“然後以獻精誠,奉禋祀。”
晉袁宏《三國名臣序贊》:“遂獻宏謀,匡此霸道。”參見“獻身”、“獻計”。
8.指進獻的東西。
《漢書·高帝紀下》:“吏或多賦以為獻,而諸侯王尤多,民疾之。”
顏師古註:“諸侯王賦其國中,以為獻物。”
宋王讜《唐語林·識鑒》:“[僧皎然]作古體十數篇為獻。”
明朱國禎《湧幢小品·浮提異人》:“願持此二者為獻。”
9.進入,進到。參見“獻歲”、“獻春”。
10.呈現,現出。
明徐弘祖《徐霞客遊記·滇遊日記四》:“隔川茶埠,村廬繚繞,煙樹堤花,若獻影鏡中。”參見“獻體”、“獻笑”。
11.表現。參見“獻殷勤”、“獻技”。
12.賢者。
《書·益稷》:“萬邦黎獻共惟帝臣。”
孔傳:“獻,賢也。萬國眾賢共為帝臣。”
《論語·八佾》:“殷禮,吾能言之,宋不足徵也。文獻不足故也。”
朱熹集註:“獻,賢也。”參見“獻臣”。
13.指有歷史價值的圖書、文物等。
14.姓。
戰國秦有獻則。參閱漢應劭《風俗通·姓氏》。
II
suō
ㄙㄨㄛ
〔《廣韻》素何切,平歌,心。〕
1.古代一種濾酒方法。
《周禮·春官·司尊彜》:“凡六尊六彜之酌,鬱齊獻酌。”
鄭玄註:“獻讀為摩莎之莎,齊語聲之誤也。煮鬱和相鬯以醆酒,摩莎泲之,出其香汁也。”
賈公彥疏:“司農雲‘獻讀為儀’,已下後鄭皆不從者,此經為泲酒之法,而司農皆不為泲酒法,其言無所據依,故皆不從也。”
2.雕刻。參見“獻豆”。
3.古代酒器名。參見“獻尊”。
III
xī
ㄒ〡
〔《集韻》虛宜切,平支,曉。〕
同“桸”。
勺子;勺形之物。
《集韻·平支》:“桸,勺也。或作獻。”
《漢書·王莽傳下》:“建華蓋,立鬥獻。”
顏師古註:“獻音犧。謂鬥魁及杓末,如勺之形也。”
IV
yí
〡ˊ
〔《集韻》魚羈切,平支,疑。〕
通“儀”。
效法;模擬。
《左傳·僖公三十年》:“國君,文足昭也,武可畏也,則有備物之饗,以象其德;薦五味,羞嘉穀,鹽虎形,以獻其功。”
章炳麟《春秋左傳讀·僖公篇》:“此獻與象同意,當讀如儀……《周語》雲:‘上不象天而下不儀地。’是儀、象同舉之證也。”
阅读:1500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