纛
纛字的筆畫:24畫;
dào
ㄉㄠˋ
dú
ㄉㄨˊ
〔《廣韻》徒到切,去號,定。〕
〔《廣韻》徒沃切,入沃,定。〕
1.古代用羽毛做的舞具。
《爾雅·釋言》:“纛,翳也。”
郭璞註:“舞者所以自蔽翳。”
2.帝王車上用氂牛尾或雉尾製成的飾物。
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:“紀信乘黃屋車,傅左纛。”
裴駰集解:“李斐曰:‘纛,毛羽幢也。在乘輿車衡左方上註之。’蔡邕曰:‘以犛牛尾為之,如鬥,或在騑頭,或在衡上也。’”
《南史·蕭穎胄傳》:“詔贈穎胄丞相,前後部羽葆、鼓吹、班劍三十人,轀輬車、黃屋左纛。”
唐韓愈《薦士》詩:“悠悠我之思,擾擾風中纛。”
3.古時軍隊或儀仗隊的大旗。
唐許渾《中秋夕寄大梁劉尚書》詩:“柳營出號風生纛,蓮幕題詩月上樓。”
《新唐書·叛臣傳上·僕固懷恩》:“初,會軍汜水,朔方將張用濟後至,斬纛下。”
明徐復祚《投梭記·交戰》:“佇看胡衣熨帖拜神京,彩纛高於百尺亭。”
魯迅《且介亭雜文末編·白莽作〈孩兒塔〉序》:“這是東方的微光,是林中的響箭,是冬末的萌芽,是進軍的第一步,是對於前驅者的愛的大纛,也是對於摧殘者的憎的豐碑。”
阅读:1046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