殺生
(殺生,殺生)
1.宰殺動物。
《管子·海王》:“﹝桓公曰:﹞‘吾欲籍於六畜。’管子對曰:‘此殺生也。’”金元好問《續夷堅誌·狐鋸樹》:“汝家父子,驢群相似,不肯做莊農,隻學殺生。”
2.佛家用以指殺害生靈。
晉袁宏《後漢紀·明帝紀下》:“佛者漢言覺,將悟群生也。其教以修善慈心為主,不殺生,專務清淨,其精者號為‘沙門’。”
宋朱翌《猗覺寮雜記》卷下:“士大夫學佛不殺生,固善事。”
郭澄清《大刀記》第一章:“﹝我﹞又是信佛教的,像殺生害命這種事,從來沒有想過。”參見“十惡”、“五戒”。
3.生殺。謂主宰生死。
《管子·七法》:“予奪也、險易也、利害也、難易也、開閉也、殺生也,謂之決塞。”
漢桓寬《鹽鐵論·除狹》:“垂青繩,擐銀龜,擅殺生之柄,專萬民之命。”
《三國誌·吳誌·諸葛恪傳》“權疾困”裴松之註引三國吳韋昭《吳書》:“權詔有司諸一統於恪,惟殺生大事然後以聞。”
4.砍伐。
《荀子·王制》:“故養長時,則六畜育;殺生時,則草木殖。”
楊倞註:“殺生,斬伐。”
阅读:1225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