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梳

梳字的筆畫:11畫;

shū

ㄕㄨ

〔《廣韻》所葅切,平魚,生。〕

1.梳子。整理鬚髮的用具。

《北堂書鈔》卷一三六引漢崔寔《正論》:“無賞罰,是無君,茍欲治之,是猶不畜梳而欲髮之理也。”

《新唐書·吳兢傳》:“朝有諷諫,猶髮之有梳。”

五代李珣《南鄉子》詞:“攏雲髻,背犀梳。”

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一:“老人用小鬍梳輕輕的梳著白鬚,半天沒有出聲。”

2.指梳狀的工具。

《齊民要術·筆法》引三國魏韋誕《筆方》:“先次以鐵梳梳兔毫及羊青毛,去其穢毛。”

3.以梳理髮。

漢揚雄《長楊賦》:“當此之勤,頭蓬不暇梳,飢不及餐。”

唐劉猛《曉》詩:“朝梳一把白,夜淚千滴雨。”

魯迅《南腔北調集·談金聖嘆》:“聽說四川有一隻民謠,大略是‘賊來如梳,兵來如篦,官來如剃’的意思。”

4.整理;疏導。

唐韓愈《送鄭尚書序》:“蜂屯蟻雜,不可爬梳。”

宋羅泌《路史·後紀十二·夏後氏》:“南至於華陰,東至底柱,鑿孟津,梳三門,以奠西河。”

5.分割開。

宋何薳《春渚紀聞·趙安定提研制》:“《研譜》稱唐人最重端溪石,每得一佳石,必梳而為數板,用精鐵為周郭。”

6.梳攏。

清珠泉居士《續板橋雜記·麗品》:“﹝張玉秀﹞少時,楚省吳公子見而傾倒,出數百金梳之,為歡匝月。”參見“梳攏”。

阅读:1222

●梳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