靡靡之音
【成語】:靡靡之音
【拼音】:mǐ mǐ zhī yīn
【解釋】:靡靡:柔弱,萎靡不振。使人萎靡不振的音樂。指頹廢的、低級趣味的樂曲。
【出處】:《韓非子·十過》:“此師延之所作,與紂為靡靡之樂也。”《史記·殷本紀》:“北裏之舞,靡靡之樂。”
【示例】:從此以後,以管弦的情緒代替了鼓的情緒,結果都是“~”。 ★聞一多《時代的歌手》
【近義詞】:亡國之音
【反義詞】:鈞天廣樂
【語法】:作主語、賓語;指頹廢的音樂
【英文】:decadent music
【日文】:貒廃的(たいはいてき)なメロディー
【法文】:musique languissante
【德文】::kitschiger Schlager
【成語故事】:春秋末年,晉平公在城外建造一座豪華的宮殿。衛靈公帶涓樂師前去祝賀,席間涓樂師把在濮水邊聽來的樂曲彈了一遍。晉國的曠樂師馬上制止說是商末延樂師為紂王所作的靡靡之音,聽了會沈湎聲色中。3年後,晉平公因貪色而亡
阅读:182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