宇
宇字的筆畫:6畫;
y·
ㄩˇ
〔《廣韻》王矩切,上麌,雲。〕
亦作“穻”。
1.屋檐。
《詩·豳風·七月》:“七月在野,八月在宇,九月在戶,十月蟋蟀入我床下。”
陸德明釋文:“屋四垂為宇。
《韓詩》雲:宇,屋霤也。”
《易·繫辭下》:“上古穴居而野處,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,上棟下宇,以待風雨。”
晉左思《詠史》詩之五:“列宅紫宮裏,飛宇若雲浮。”
唐張鷟《遊仙窟》:“梅梁桂棟,疑飲澗之長虹;反宇雕甍,若排天之矯鳳。”
2.引申為覆蓋物的邊緣。
《周禮·考工記·輪人》:“﹝車蓋﹞上欲尊而宇欲卑。上尊而宇卑,則吐水疾而霤遠。”
3.房屋;住所。
《詩·魯頌·閟宮》:“大啟爾宇,為周室輔。”
毛傳:“宇,居也。”
《楚辭·招魂》:“高堂邃宇,檻層軒些。”
王逸註:“宇,屋也。”
《漢書·高惠高後文功臣表》:“高其位,大其宇。”
顏師古註:“宇,謂啟土所居也。”
唐韓愈《唐故江南西道觀察使太原王公神道碑銘》:“禁浮屠誑誘,壞其舍,以葺公宇。”
《雲笈七籤》卷五:“廬山諸徒共見先生,霓旌靄然,還止歸宇,斯須不知所在,相與驚而異之。”
4.上下四方,天地之間。
《莊子·庚桑楚》:“有實而無乎處者,宇也。”
成玄英疏:“宇者,四方上下也。”
《梁書·武帝紀上》:“霜鋒曜日,朱旗絳宇。”
清黃宗羲《寒村詩稿序》:“上天下地曰宇,古往今來曰宙。”
毛澤東《和郭沫若同誌》:“金猴奮起千鈞棒,玉宇澄清萬裏埃。”
5.國土,疆域;天下。
《左傳·昭公四年》:“或多難以固其國,啟其疆土;或無難以喪其國,失其守宇。”
漢班固《封燕然山銘》:“將上以攄高文之宿憤,光祖宗之玄靈,下以安固後嗣,恢拓境宇,振大漢之天聲。”
《晉書·樂誌下》:“鯨鯢既平,功冠帝宇。”
唐張鷟《朝野僉載·補輯》:“自祖龍禦宇,橫噬諸侯,任趙高以當軸,棄蒙恬而齒劍,沙丘拼禍於前,望夷覆滅於後。”
6.原野。
7.擴大。
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:“矞宇嵬瑣。”
楊倞註:“宇,大也,放蕩恢大也。”
王先謙集解引郝懿行曰:“宇,張大也。”
8.覆蔽,庇蔭。參見“德宇”。
9.胸襟;氣度。
《莊子·庚桑楚》:“宇泰定者,發乎天光。”
陸德明釋文:“王(王叔之)雲:宇,器宇也。謂器宇閒泰則靜定也。”
宋宋祁《宋景文筆記·考古》:“曹操忌孔融、崔琰,殺之,操之宇為弗裕矣;孫權引殺融為比,而斥虞翻,誅張溫,權之量又下矣。”
10.姓。
明有宇燦。見《萬姓統譜·麌韻》。
阅读:1924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