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溲

溲字的筆畫:12畫;

I

s·u

ㄙㄡˇ

〔《集韻》所九切,上有,生。〕

1.浸;泡。

《儀禮·士虞禮》:“明齊、溲酒。”

賈公彥疏:“謂以新水漬麯,乃溲釀此酒。”

2.引申為沾濕;濕透。

元曾瑞《梧葉兒·贈喜溫柔》曲:“啼痕搵,羅帕溲,想溫柔,捱不得天長地久。”

3.以液體調和粉狀物。

《禮記·內則》:“去其皽為稻粉,糔溲之以為酏。”

北魏賈思勰《齊民要術·造神麯並酒》:“溲時微令剛,足手熟揉為佳。”

唐張鷟《朝野僉載》卷一:“處信命僕作食,僕附耳語曰:‘溲幾許麵?’”

4.拌和。

《雲笈七籤》卷七四:“日中曝之,取令極燥,以藥溲乾飯訖,又以清酒合溲飯令浥浥耳,然後內囊中。”

清蒲松齡《聊齋誌異·小謝》:“女笑雲:‘飯中溲合砒、酖矣。’”

II

sōu

ㄙㄡ

s·u

ㄙㄡˇ

〔《集韻》疏鳩切,平尤,生。〕

亦作“潚”。

1.排泄大小便。

《國語·晉語四》:“臣聞昔者大任娠文王不變,少溲於豕牢,而得文王不加疾焉。”

《史記·扁鵲倉公列傳》:“臣意診之,曰:‘湧疝也,令人不得前後溲。’”司馬貞索隱:“前溲謂小便;後溲,大便也。”

《資治通鑒·陳武帝永定元年》:“飲食溲穢,共在一所。”

2.指排泄的糞便。

明梁辰魚《浣紗記·問疾》:“誰肯嘗溲,許我沈痾不日瘳?”

3.淘洗。

清蒲松齡《聊齋誌異·小謝》:“二女微笑,轉身向竈,析薪溲米,為生執爨。”

郭沫若《中國古代社會研究》第二篇第一章第二節:“於是收穫的收穫,運搬的運搬,舂的舂,簸的簸,溲的溲,蒸的蒸,還加上燒羊肉來做菜,準備請上帝吃飯。”

4.用同“餿”。飯菜變質發出的一種酸臭味。

明湯顯祖《牡丹亭·腐嘆》:“硯水漱淨口,去承官飯溲。”

5.(又讀s·u)“醙”的古字。參見“溲酒”。

6.古水名。源出今湖北省棗陽縣東北山,流經河南省桐柏縣,至唐縣入澧河。

北魏酈道元《水經註·比水》:“澧水又西北合溲水,水出湖陽北山,西流,北屈逕平氏城西,而北入澧水。”

阅读:1104

●溲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