含
含字的筆畫:7畫;
I
hán
ㄏㄢˊ
〔《廣韻》胡男切,平覃,匣。〕
1.置物於口中,既不咽下,也不吐出。
《韓非子·備內》:“醫善吮人之傷,含人之血。”
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一回:“取出一件東西,便含在口裏。”
丁玲《水》四:“先是一些吃著奶的,在含著了癟的奶頭,枯了母親的胸懷死去了。”
2.容納。
《易·坤》:“含萬物而化光。”
《淮南子·本經訓》:“夫至大,天地弗能含也;至微,神明弗能領也。”
唐杜甫《絕句》之三:“窗含西嶺千秋雪,門泊東吳萬裏船。”
巴金《家》二九:“聲音婉轉而淒哀,裏面似乎含著無處傾訴的哀愁。”
3.指包括。
《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》:“懷孕七個月以上(含七個月)的女職工,一般不得安排其從事夜班勞動。”
4.忍受;寬容。
《三國誌·魏誌·程昱傳》:“大臣恥與分勢,含忍而不言。”參見“含垢”、“含宥”。
5.懷而不露;隱藏在內。
《莊子·胠篋》:“彼人含其明,則天下不鑠矣;人含其聰,則天下不累矣。”
唐韓愈《戲題牡丹》詩:“淩晨併作新妝面,對客偏含不語情。”
6.顯現;帶著。
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詮賦》:“延壽靈光,含飛動之勢。”
唐韓愈《自袁州還京寄隨州周員外》詩:“面猶含瘴色,眼已見華風。”
峻青《黎明的河邊·東去列車》:“鏡子裏出現的是一副年青的含著幸福的微笑的臉。”
II
hàn
ㄏㄢˋ
〔《廣韻》胡紺切,去勘,匣。〕
同“唅”。同“琀”。
1.古代放在死者口中的珠、玉、米、貝等物。
《春秋·文公五年》:“王使榮叔歸含且賵。”
杜預註:“珠玉曰含。含,口實。”
陸德明釋文:“含,本亦作琀。戶暗反。
《說文》作琀,雲:送終口中玉瑁。”
《後漢書·袁京傳》:“朝廷以逢嘗為三老,特優禮之,賜以珠畫特詔祕器,飯含珠玉二十六品。”
《新唐書·李大亮傳》:“將斂,家無珠玉為含,惟貯米五斛,布三十端。”
2.指把琀放入死者口中。
《左傳·襄公十九年》:“二月甲寅,﹝荀偃﹞卒,而視,不可含。”
阅读:209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