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路
1.可通行的道路。
晉法顯《佛國記》:“﹝小船﹞若值伏石則無活路。”
《水滸傳》第四七回:“不問路道闊狹,但有白楊樹的轉灣便是活路,沒那樹時都是死路。”
老舍《駱駝祥子》二:“假如這真是磨石口的話,兵們必是繞不出山去,而想到山下來找個活路。”
2.能夠生活下去的辦法。
元無名氏《神奴兒》第三摺:“這廝每敗壞風俗,攪的俺一家兒不成活路。”
田漢《梅雨》:“現在不是保全一兩個人的時候。必須要大家聯結得緊緊的才有活路。”
魏巍《東方》第一部第二章:“﹝嘎子爹﹞雖然一年起早貪黑,辛苦到頭,糧食落不下多少,可是要失去這幾畝租地,就更沒有一點兒活路。”
3.猶門路。
宋無名氏《張協狀元》戲文第十九齣:“它又更沒活路,你又更沒親故,盤纏怎生區處?”
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十五:“還是求自家屋裏或者有些活路,也未可知。”
4.比喻說話做事時所持的可以進退回旋的立場。
清李漁《玉搔頭·奸圖》:“但凡乖人做事,都要站在活路上,不可向了一邊,背了一邊,到後來沒有退步。”
5.泛指各種體力勞動。亦指針線等手工活。
《醒世姻緣傳》第五九回:“既是撚出丫頭去了,這丫頭的活路就該他做。”
柳青《創業史》第一部題敘:“到十八歲的時候,他已經對莊稼活路樣樣精通了。”
李劼人《死水微瀾》第五部分七:“大小姐多半在她的房間裏,同春蘭、吳大娘、李大娘等說笑,擺龍門陣,做活路。”
6.指(牲口)幹活的本領。
李古北《農村奇事》:“人們跟守住一個病人一樣,小聲地談論著老驢早先的好活路。”
《小說選刊》1981年第7期:“這牲口活路沒說的。”
阅读:124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