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棘

棘字的筆畫:12畫;

ㄐ〡ˊ

〔《廣韻》紀力切,入職,見。〕

1.木名。即酸棗樹。落葉灌木或喬木,枝上有刺。果實較棗小,味酸。核仁可入藥,有健胃、安眠等作用。是華北地區常見的野生棗樹。

《詩·魏風·園有桃》:“園有棘,其實之食。”

毛傳:“棘,棗也。”

《楚辭·劉向〈九嘆·湣命〉》:“折芳枝與瓊華兮,樹枳棘與薪柴。”

王逸註:“小棗為棘。”

《資治通鑒·梁簡文帝大寶二年》:“使突騎左右守之,牆垣悉布枳棘。”

胡三省註:“棘似棗而多刺。”

2.泛指有芒刺的草木。

《墨子·非攻下》:“遝至乎商王紂,天不序其德,祀用失時……天雨肉,棘生乎國道。”

漢揚雄《羽獵賦》:“斬叢棘,夷野草。”

唐韓愈《司徒兼侍中中書令贈太尉許國公神道碑銘》:“或告曰:翦棘夷道,兵且至矣,請備之。”

3.刺,戳。

宋黃庭堅《龍眠操》之一:“我為直兮棘吾趾,我為曲兮不如其已。”

宋嶽珂《桯史·龍見赦書》:“亶大怒,亟召鈞至,詰其說,未及對,以手劍剺其口,棘而醢之。”

4.指刺激。

林紓《清中憲大夫揭陽姚公墓誌銘》:“梓方秉其家訓,所為文章,往往棘於有司之目,恒不得售。”

5.比喻艱難。

唐劉知幾《史通·疑古》:“歷觀自古人君廢逐,若夏桀放於南巢……楚帝徙郴,語其艱棘,未有如斯之甚者也。”

宋胡仔《苕溪漁隱叢話前集·杜少陵二》:“唐自明皇以後,天步多棘。”

明何景明《封孺人墓誌銘》:“及張氏中窘,夫人相張公集其家,至躬勤苦事,拮據鞠棘,亡有怨意。”

6.棱角。

《詩·小雅·斯幹》:“如跂斯翼,如矢斯棘,如鳥斯革。”

毛傳:“棘,稜廉也。”

孔穎達疏:“言稜廉,則指矢鏃之角為棘焉。”

7.古代群臣外朝時,立九棘為標幟,區別等級職位。

《南史·恩倖傳·陸驗》:“驗竟以侵削為能,數年遂登列棘,鳴佩珥貂,並肩英彥。”參見“九棘”。

8.見“棘棘”。

9.通“亟”。危急,急迫。

《詩·小雅·出車》:“王事多難,維其棘矣。”

鄭玄箋:“棘,急也。”

《新唐書·忠義傳下·辛讜》:“賊將李圓焚淮口,讜曰:‘事棘矣,獨出可以求援。’”

《明史·聶豹傳》:“久之,寇患日棘,帝深以為憂。”

林紓《送高子益之官雲南序》:“彼此不言,余已隱度邊事之棘。”

10.通“戟”。古兵器名。

《左傳·隱公十一年》:“公孫閼與潁考叔爭車,潁考叔挾輈以走,子都拔棘以逐之。”

楊伯峻註:“棘即戟。”

唐柳宗元《晉問》:“太鹵之金,棠谿之工,火化水淬,器備以充。為棘為矛,為鎩為鉤。”

11.通“瘠”。瘠薄。

《呂氏春秋·任地》:“棘者欲肥,肥者欲棘。”

高誘註:“棘,羸瘠也。”

12.古地名。

春秋時魯地。

《左傳·成公三年》:“秋,叔孫僑如圍棘,取汶陽之田。”

楊伯峻註:“棘,江永《考實》據杜註以為在今山東肥城縣南,汶水北八十裏。”

13.古地名。

春秋時齊地。

《左傳·昭公十年》:“桓子召子山,私具幄幕、器用、從者之衣履,而反棘焉。”

楊伯峻註:“據《春秋輿圖》,棘在今臨淄區西北。”

14.古地名。

春秋時楚地。

《左傳·昭公四年》:“冬,吳伐楚,入棘、櫟、麻,以報朱方之役。”

楊伯峻註:“棘,今河南永城縣南。”

15.姓。

春秋衛有棘子成。見《論語·顏淵》。

阅读:1902

●棘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