咻
咻字的筆畫:9畫;
I
xiū
ㄒ〡ㄡ
〔《廣韻》許尤切,平尤,曉。〕
1.喧嚷;擾亂。
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一齊人傅之,眾楚人咻之,雖日撻而求其齊也,不可得矣。”
趙岐註:“咻之者,讙也。”
明李贄《唐貴梅傳》:“親黨咻曰:‘生既以不孝訟……何以慟哭為?’”清戴名世《贈葉蒼巖序》:“梏子之性,咻子之聽,而教以從眾之悅目歟?”
2.謂調唆。
宋吳曾《能改齋漫錄·記事一》:“久之,乙既有室,不令。日咻其夫使叛其兄,乙牽於愛而聽之。”
3.噓氣;喘氣。參見“咻咻”、“咻氣”。
4.悲戚貌。參見“咻咻”。
5.象聲詞。參見“咻咻”。
II
x·
ㄒㄩˇ
〔《廣韻》況羽切,上麌,曉。〕
病吟聲或撫慰病者聲。參見“咻噢”、“噢咻”。
III
xiāo
ㄒ〡ㄠ
〔《集韻》虛交切,平爻,曉。〕
通“烋”。
晉左思《魏都賦》:“剋翦方命,吞滅咆咻。”按,咆咻,即咆哮。一本作“咆烋”。
IV
xù
ㄒㄩˋ
〔《集韻》籲句切,去遇,曉。〕
溫暖;溫和。
宋蘇軾《策別十九》:“山川之所習,風氣之所咻,四方之民一也。”
元姚燧《皇太後尊號玉冊文》:“母氏劬勞,推之眇末。咻仁喣慈,百倍為艱。”
阅读:1595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