宮府
(宮府,宮府)
1.帝王宮廷與官署的合稱。
《後漢書·光武帝紀上》:“更始將北都洛陽,以光武行司隸校尉,使前整修宮府。”
南朝宋顏延之《自陳表》:“臣班叨首卿,位屍封典,肅祇朝校,尚恧匪任,而陵廟眾事,有以疾怠,宮府覲慰,轉闕躬親。”
《南齊書·劉繪傳》:“時豫章王嶷與文惠太子以年秩不同,物論謂宮府有疑,繪苦求外出,為南康相。”
《宋史·畢士安傳》:“時近臣有怙勢強取民間定婚女,其家訴於府,士安因對奏,還之。宮府常從為廷職者,每授任於外,必令士安戒勗。”
《三國演義》第六回:“卓臨行,教諸門放火,焚燒居民房屋,並放火燒宗廟宮府。”
2.古官名。掌庫廩、飲食、奴僕等事。原名家令,唐龍朔二年,改家令寺為宮府寺,家令為宮府大夫。
鹹亨初復舊。見《通典·職官十二》。
阅读:1430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