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喪
(心喪,心喪)
1.古時謂老師去世,弟子守喪,身無喪服而心存哀悼。
《禮記·檀弓上》:“事師無犯無隱,左右就養無方,服勤至死,心喪三年。”
鄭玄註:“心喪,戚容如父而無服也。”
《後漢書·方術傳上·李郃》:“門人上黨馮胄獨制服,心喪三年,時人異之。”
晉摯虞《師服議》:“自古弟子無師服之制,故仲尼之喪,門人疑於所服,子貢曰:‘昔夫子喪顏回,若喪子而無服,請喪夫子,若喪父而無服。’遂心喪三年。此則懷三年之哀,而無齊衰之制也。”
清黃景仁《寒夜檢邵叔宀師遺筆》詩:“三年誰與共心喪,舊物摩挲淚幾行!”
2.泛指無服或釋服後的深切悼念,有如守喪。
《晉書·傅玄傳》:“世祖武皇帝雖大孝烝烝,亦從時釋服,制心喪三年。至於萬機之事,則有不遑。”
《新唐書·於誌寧傳》:“公主身服斬衰,服可以例除,情不可以例改。心喪成婚,非人情所忍。”
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十:“李尚書夫婦痛哭倍常,認作親生父母,心喪六年。”
清梁章鉅《退庵隨筆·家禮一》:“雖不服其服而有其實者謂之心喪。”
阅读:1110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