魁
魁字的筆畫:13畫;
I
kuí
ㄎㄨㄟˊ
〔《廣韻》苦回切,平灰,溪。〕
亦作“櫆”。
1.食勺。
《說文·鬥部》:“魁,羹鬥也。”
段玉裁註:“鬥,當作枓……枓,勺也,抒羹之勺也。”
《太平禦覽》卷七五八引晉郭璞《易洞林》:“太子洗馬荀子驥家中以龍銅魁作食欻鳴。”
北魏賈思勰《齊民要術·種榆》:“十年之後,魁、碗、瓶、榼、器皿,無所不任。”
宋劉弇《癸酉歲暮壽春道中》詩之五:“有客有客垢髮鬚,羹魁掛鞍無宿儲。”
2.星名。北鬥七星之第一星,即天樞。
《史記·天官書》:“衡殷南鬥,魁枕參首。”
張守節正義:“魁,鬥第一星也。”
唐楊炯《渾天賦》:“天有北鬥,杓攜龍角,魁枕參首。”
清胡鳴玉《訂訛雜錄·魁》:“魁為北鬥之第一星。”一說,為北鬥七星第一星至第四星,即天樞,天璇,天璣,天權。
《淮南子·天文訓》:“鬥杓為小歲。”
高誘註:“鬥第一星至第四為魁。”
《太平禦覽》卷五引《春秋運鬥樞》:“北鬥七星……第一至第四為魁,第五至第七為杓。”
《老殘遊記》第十二回:“那北鬥正斜倚在紫微垣的西邊上面,杓在上,魁在下。”
3.頭部。
《太平廣記》卷四五九引五代範資《玉堂閑話·朱漢賓》:“有大蛇……其魁可大如五鬥器,雙目如電。”
4.首領;領頭人。
《書·胤征》:“殲厥渠魁,脅從罔治。”
孔傳:“魁,帥也。”
《後漢書·黨錮傳序》:“刻石立墠,共為部黨,而儉(張儉)為之魁。”
李賢註:“魁,大帥也。”
唐韓愈《故幽州節度判官張君墓誌銘》:“守者以告其魁,魁與其徒皆駭。”
王闓運《儲玟躬傳》:“新寧奸民以數百人奉傭奴為魁。”
5.引申為統領,統率。
元尚仲賢《柳毅傳書》楔子:“死後親承天帝命,獨魁水底作龍神。”
清魏源《聖武記》卷八:“有侯齊天者……有船十七,自為一隊,為牽所誘殺,而其黨張阿治復魁其眾,號新興幫。”
6.首選;第一名。
宋俞文豹《吹劍四錄》:“上語九成(張九成)曰:‘二魁皆卿門人,深用嘉歎。’”元高文秀《襄陽會》第三摺:“全憑著這先鋒翼德,端的他武藝為魁。”
《紅樓夢》第三八回:“題目新,詩也新,立意更新了,隻得要推瀟湘妃子為魁了。”
7.引申為居第一位,中第一名。
宋周密《癸辛雜識後集·太學文變》:“淳祐田辰,徐霖以書學魁南省。”
明彭時《彭文憲公筆記》:“有人夢渠魁黃榜,且記看驗之。”
清俞樾《茶香室叢鈔·鄉試進士先宣示十人卷》:“第一名卷子進禦,賦中有‘孺子其朋’之言。不懌曰:‘此語忌,不可以魁天下。’”
8.大;壯偉。
北魏賈思勰《齊民要術·種芋》:“有魁芋;旁無子,生永昌縣。”
唐柳宗元《牛賦》:“牛之為物,魁形巨首,垂耳抱角。”參見“魁然”。
9.大根;塊根。
《漢書·翟方進傳》:“飯我豆食羹芋魁。”
顏師古註:“羹芋魁者,以芋根為羹也。”
漢楊孚《異物誌》:“甘藷似芋,亦有巨魁。”
10.引申為根本。參見“魁宿”。
11.酒器。
唐範攄《雲溪友議》卷一:“翌日,於毬場內犒勞,以駕車老牛筋皮為炙,狀瘤魁之臠。”自註:“魁,酒樽也,盛一鬥二升,多以楢槐榴為之,或銅鑄也。”按,楢槐榴,樹名。
宋黃庭堅《謝楊景山惠送酒器》詩:“楊君喜我梨花盞,卻念初無註酒魁。”
明李時珍《本草綱目·草七·赭魁》:“其根如魁,有汁如赭,故名。魁乃酒器名。”
12.大蚶子。
《儀禮·士冠禮》:“素積白屨,以魁柎之。”
鄭玄註:“魁,蜃蛤。”按,蜃蛤即大蚶子。
13.小土丘。
《敦煌變文集·破魔變文》:“眼裏睛如火,胸前癭似魁。”
明徐弘祖《徐霞客遊記·遊恒山日記》:“自沙河登山涉澗,盤旋山谷,所值皆土魁荒阜。”參見“魁陵”。
14.安貌。參見“魁然”。
15.通“傀”。怪異。
《荀子·修身》:“倚魁之行,非不難也。”
楊倞註:“倚魁皆謂偏僻狂怪之行。”
王先謙補註引郝懿行曰:“倚與奇,魁與傀,俱聲近,假借字。”
16.通“科”。不著冠。參見“魁頭”。
17.姓。
明有魁倫,登州萊蕪縣人。見《姓苑》。
II
ku·
ㄎㄨㄟˇ
〔《集韻》苦猥切,上賄,溪。〕
1.藏。
漢揚雄《太玄·玄告》:“玄者神之魁也。”
範望註:“魁,藏也,言神藏於玄之中也。”
2.盤結。參見“魁瘣”。
3.見“魁壘”、“魁礧子”。
4.見“魁摧”。
III
kuài
ㄎㄨㄞˋ
〔《集韻》苦會切,去隊,溪。〕
通“塊”。
孤獨貌。參見“魁然”。
阅读:120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