郎君

ok8.org > 詞典 > 郎君

1.漢制,二千石以上官員得任其子為郎,後來門生故吏因稱長官或師門子弟為郎君。

《文選·應璩<與滿公琰書>》:“外嘉郎君謙下之德,內幸頑才見誠知己。”

張銑註:“郎君為炳也……炳父寵為大尉,璩嘗事之,故呼曰郎君。”

《後漢書·西南夷傳·邛都》:“天子以張翕有遺愛,乃拜其子湍為太守。夷人懽喜,奉迎道路。曰:‘郎君儀貌類我府君。’”

2.通稱貴家子弟為郎君。

《玉臺新詠·古詩<為焦仲卿妻作>》:“阿母白媒人:‘貧賤有此女,始適還家門。不堪吏人婦,豈合令郎君。’”唐杜甫《題柏大兄弟山居》詩之一:“叔父朱門貴,郎君玉樹高。”

清蒲松齡《聊齋誌異·嬰寧》:“忽一老媼扶杖出,顧生曰:‘何處郎君,聞自辰刻來,以至於今。’”

3.稱尚書郎。

唐李商隱《留贈畏之》詩之一:“郎君下筆驚鸚鵡,侍女吹笙弄鳳凰。”

馮浩註引《漢官儀》:“尚書郎主作文書起草。”

4.唐代宮中內臣對太子的稱謂。

《資治通鑒·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》:“﹝玄宗﹞自念春秋浸高,三子同日誅死,繼嗣未定,常忽忽不樂,寢膳為之減……力士曰:‘得非以郎君未定邪?’上曰:‘然。’對曰:‘大家何必如此虛勞聖心,但推長而立,誰敢復爭!’”

5.金宗室及貴臣的稱謂。

《宋史·吳璘傳》:“璘以書遺金將約戰,金鶻眼郎君以三千騎沖璘軍,璘使李師顏以驍騎擊走之。”

宋羅大經《鶴林玉露》卷四:“靖康初,﹝秦檜﹞為禦史中丞……洪忠宣自虜回,戲謂檜曰‘撻辣郎君致意。’檜大恨之。”

6.唐代新進士的別稱。

五代王定保《唐摭言·慈恩寺題名遊賞賦詠雜記》:“﹝薛逢﹞嘗策羸赴朝,值新進士榜下,綴行而出。時進士團所由輩數十人,見逢行李蕭條,前導曰:‘迴避新郎君!’”

7.稱自己的兒子或女婿。

唐楊汝士《賀筵占贈營妓》詩:“郎君得意及青春,蜀國將軍又不貧。一曲高歌紅一疋,兩頭娘子謝夫人。”原題註:“《北裏誌》:汝士鎮東川,其子知溫及第,開家宴相賀,營妓鹹集,命人與紅綾一疋。”

《剪燈新話·金鳳釵記》:“防禦謂生曰:‘郎君父母既歿,道途又遠,今既來此,可便於吾家宿食。’”

8.婦女稱夫或所愛戀的人。

《樂府詩集·清商曲辭一·子夜四時歌夏歌》:“郎君未可前,待我整容儀。”京劇《孔雀東南飛》第四場:“[劉蘭芝:](走近焦仲卿,溫存地問他)郎君好容易請假回來,適才還是歡天喜地,忽然悶悶不樂,所為何來?”

阅读:1523

●郎君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