散渙

ok8.org > 詞典 > 散渙

(散渙,散渙)

1.形容水四散而流。

漢司馬相如《上林賦》:“陂池貏豸,沇溶淫鬻,散渙夷陸,亭臯千裏,靡不被築。”

南朝宋鮑照《登大雷岸與妹書》:“散渙長驚,電透箭疾。”

唐柳宗元《愚溪對》:“西海有水,散渙而無力,不能負芥。”

2.引申指團體或民心渙散鬆懈。

明李東陽《改建忻廟學記》:“雖嚴驅力禁,強而使之學,亦散渙流蕩而不可得。”

梁啟超《南海康先生傳》第六章:“又以為中國人公德缺乏,團體散渙。”

3.分布。

阅读:1437

●散渙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