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頭不對馬嘴

ok8.org > 成語大全 > 牛頭不對馬嘴

【成語】:牛頭不對馬嘴

【拼音】:niú tóu bù duì mǎ zuǐ

【解釋】:比喻答非所問或兩下不相合。

【出處】:明·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第十一卷:“皂隸兜臉打一啐,罵道:‘見鬼,大爺自姓高,是江西人,牛頭不對馬嘴!’”

【示例】:隻要人家拿他[魯老爺]一派臭恭維,就是~,他亦快樂。 ★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十六回

【近義詞】:驢唇不對馬嘴、答非所問

【反義詞】:

【歇後語】:犢子口含嚼

【語法】:作賓語、定語、狀語;指對不上

【英文】:incongruous

【日文】:(事·話が)ちぐはぐで合(あ)わない。とんちんかんである

【法文】:paroles hors de propos,sans rapport avec le sujet

【德文】::ohne jeglichen Zusammenhang

(牛頭不對馬嘴,牛頭不對馬嘴)

比喻答非所問或對不上號。

《警世通言·蘇知縣羅衫重合》:“皂隸兜臉打一啐,罵道:‘見鬼,大爺自姓高,是江西人,牛頭不對馬嘴!’”馬南村《燕山夜話·不吃羊肉吃菜羹》:“有人背誦了幾篇祭文,背得爛熟。到了考試的時候,題目是祝壽的。他居然生搬硬套地把祭文抄上去,弄得牛頭不對馬嘴。”亦作“牛頭不對馬面”。

文明小史》第二四回:“盡其所有寫上,都是牛頭不對馬面。”

歇後語:胡拉亂扯

阅读:2001

●牛頭不對馬嘴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