條子
(條子,條子)
1.長方形的紙張。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五回:“那個人姓劉,在門口便貼了個‘劉公館’的條子,帶了家眷來住下。”
艾蕪《人生哲學的一課》二:“字寫完了,他順手拿出一張印有字的條子,交給我,說:‘叫保人在這裏蓋個章,就對了。’”
2.便條。
《官場現形記》第五六回:“這兩人會託外國人遞條子,他的見解已經高人一著,兄弟就取他這個,將來一定是個外交好手。”
張天翼《皮帶》二:“潘科長就開了個條子給梁副官。”
3.舊時特指召喚妓女的字條。
徐遲《牡丹》三:“那個時代,有一些女演員是和娼妓一樣,可以讓人出條子叫的。”因亦借指妓女。
《官場現形記》第二四回:“﹝賈潤孫﹞忽然又笑著問黃胖姑道:‘近來有什麽好條子沒有?’黃胖姑道:‘有有有,明天我薦給你。’”李劼人《大波》第一部第一章:“聽人說過,學界中人也有叫條子,吃花酒的,但那是上海。”
4.單據。
柳青《銅墻鐵壁》第十六章:“二木匠從高拍山領來了糧條子,見石得富和石永公遲遲不來,就覺得大事不好。”
5.指細長形的花紋。
周而復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一部一:“他穿著一身淺灰色底子淡藍色條子的西裝,打著一條玫瑰紅的領帶;長方型的臉龐微笑著。”
6.方言。指金條。徐鑄成《哈同外傳》第六章三二:“天上飛來的,地下鑽出來的,乃至原來‘曲線救國’(投敵)的,一經搭上關係,聽說都已‘五子(房子、條子、車子、妻子、面子)登科’,馬上就暴發了!”
阅读:1103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