依稀
亦作“依希”。亦作“依俙”。
1.隱約;不清晰。
南朝宋謝靈運《行田登海口盤嶼山》詩:“依稀採菱歌,仿彿含嚬容。”
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指瑕》:“字以訓正,義以理宣,而晉末篇章,依希其旨。”
宋梅堯臣《至和元年四月二十日夜夢覺而錄之》詩:“滉朗天開雲霧閣,依稀身在鳳皇池。”
清蒲松齡《聊齋誌異·褚生》:“題句猶存,而淡墨依稀,若將磨滅。”
瞿秋白《赤都心史》一:“渴澀的歌喉,早就瀾漫沈吟,醉囈依稀。”
2.相像;類似。
《魏書·劉昶傳》:“故令班鏡九流,清一朝軌,使千載之後,我得髣像唐虞,卿等依俙元、凱。”
宋田錫《貽宋小著書》:“為文為詩,為銘為頌,為箴為贊,為賦為歌,氤氳吻合,心與言會,任其或類於韓,或肖於柳,或依稀於元白,或髣彿於李杜。”
3.少許;微少。
魯迅《南腔北調集·小品文的危機》:“他是收集‘小擺設’的名人,臨末還有依稀的感喟。”
阅读:120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