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吟未決
【成語】:沈吟未決
【拼音】:chén yīn wèi jué
【解釋】:沈吟:深思吟味,引伸為猶豫;決:決斷。形容人遇到難題時,自言自語地決定不下來。
【出處】:三國·魏·曹操《秋胡行》:“沈吟不決,遂上升天。”
【示例】:英~,永曰:‘機者如神,難遇易失,今日不往,明朝必為賊有,雖悔無及。’ ★《魏書·傅永傳》
【近義詞】:沈吟不決、猶豫不決
【反義詞】:斬釘截鐵、當機立斷
【語法】:作謂語、定語;形容遲疑不決
【英文】:inability to make up one's mind
亦作“沈吟未決”。
遲疑不決。
《晉書·石季龍載記下》:“猗使嵩還鄴復命,幹沈吟未決,施乃率壯士百餘人入鄴。”
《太平廣記》卷四百引唐谷神子《博異誌·蘇遏》:“又自為計曰:‘我得此寶,然修德亦可禳之。’沈吟未決。至夜,又嘆息不定。”
阅读:1536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