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花
1.亦作“水華”。荷花的別名。
晉崔豹《古今註·草木》:“芙蓉,一名荷華,生池澤中,實曰蓮。花之最秀異者,一名水芝,一名水花。”
宋朱熹《置酒白蓮沼上》詩:“共憐的皪水花凈,並倚離披風蓋涼。”
《廣群芳譜·花譜八·荷花一》:“荷為芙蕖花,一名水芙蓉,一名水芝,一名水蕓,一名澤芝,一名水旦,一名水華。”
2.萍的別名。
《通誌·草木一》:“藻生乎水中,萍生乎水上,萍之名類,亦多易相紊也。按:萍亦曰水花。”
3.泛指水中之花。
南朝梁何遜《寄江州褚諮議》詩:“林葉下仍飛,水花披未落。”
唐楊衡《題玄和師仙藥室》詩:“石幾香未盡,水花風欲零。”
4.指水上冰花。
宋沈括《夢溪補筆談·雜誌》:“今人於春、秋分夜半時,汲井水滿大甕中,封閉七日,發視則有水花生於甕面,如輕冰。可采以為藥。”
5.浪花;受激而四濺的水。
唐李白《送崔氏昆季之金陵》詩:“峽石入水花,碧流日更長。”
宋梅堯臣《送公儀龍圖知杭州》詩:“江觀白馬潮,水花長鯨奔。”
巴金《家》十九:“﹝覺新﹞一個不小心把船弄往右邊一側,甚至濺了水花上船。”
6.指水裡冒出來的泡沫。
孫犁《白洋澱紀事·吳召兒》:“東北角上一窪小小的泉水,冒著水花,沒有聲響。”
7.浮石的別名。見明李時珍《本草綱目·石三·浮石》。
8.即水痘。參見“水痘”。
阅读:1282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