戃慌
亦作“戃恍”。亦作“戃怳”。
1.失意貌。
《楚辭·劉向<九嘆·逢紛>》:“心戃慌其不我與兮,躬速速其不吾親。”
洪興祖補註:“戃慌,失意。”
唐韓愈《瀧吏》詩:“胡為此水邊,神色久戃慌。”
宋王安石《夢黃吉甫》詩:“舟輿來何遲,北望屢戃怳。”
宋陸遊《訪楊先輩不遇因至石室》詩:“出門還戃恍,列屋打碑聲。”
清姚鼐《偕方坳堂登牛頭宿幽棲寺》詩:“仰思萬古正戃怳,飛鳥忽逝投滄洲。”
2.難以索解;不可測度。
宋蘇軾《上富丞相書》:“至於曲學小數,茫昧戃怳,而不可知者,皆獵其華而咀其英,泛其流而涉其源。”
宋彭乘《續墨客揮犀·渡觀江風作》:“有黃魯直草書扇頭子,題韋應物詩曰:‘獨憐幽草澗邊生……’即取視,戃恍之際曰:‘我猶不識,鬼寧識之乎?’持以獻之。”
阅读:128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